肩颈痛腰痛背痛可能是得了椎间盘突出
肩颈痛、腰痛、下背痛、背部僵硬,疼痛的感觉甚至延伸至手、脚,出现麻痛的感觉,再严重一点还可能会有肌肉无力的症状,此时就要怀疑可能是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好发于12-55岁之间的人,不过25岁以下发生的机会比较少见。而其中大约有80%为男性患者。这些人通常都有早期创伤的病史。
什么是椎间盘突出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椎间盘!
椎间盘的位置及解剖构造:
图A:表示我们的椎间盘位于两个脊椎之间;图B:椎间盘由两个部分所组成,分别是髓核及纤维环,髓核位于椎间盘中间;而纤维环就包覆在髓核的外围。
髓核:由极具黏弹性及柔韧的多糖体和水分所组成,所以可以吸震,减少脊椎间的压力。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交织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緻密组织,具有韧性,可以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
简单来说,椎间盘可以看成是一颗水球,里面充满水分,而外面由橡胶把水包起来,使水不会外漏。
椎间盘突出的成因先试想,如果我们很用力的捏住水球的前侧,那么水就会往后跑,长时间下来,水球后侧的橡胶就会变形、受损,此时再大力一点加压的话,水就可能冲破橡胶,由后方喷出。我们的椎间盘也是相同的原理。
椎间盘承受来自脊椎间的压力,假如承受突如其来的冲击力或是长时间受到不平衡的压迫,刚开始可能只是让纤维环产生形变,更严重的会使得髓核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再从韧带的间隙压迫到我们的脊神经,这些都称之为椎间盘突出。
而一开始说到12-55岁的人比较容易好发,是因为这时候髓核的水分比较多,比较容易因为压力失序,而有椎间盘突出;反之随著年纪变大,髓核的水分减少,就不容易椎间盘突出了。
因为组织结构(脊椎前后韧带的大小不同),及人类生活习惯(多弯腰的生活型态),通常都是椎间盘前侧受到比较多的压力,使得髓核往后跑。
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1、腰痛
最常见、最容易被察觉到的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腰部持续性钝痛、牵扯样痛,久坐、久站时发作,平卧时减轻;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休息,此症多是椎间盘纤维破裂。
2、脊柱侧弯
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而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
3、腰易扭伤
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发生腰扭伤,休息几天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疼痛就能消失,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
4、腿麻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些非疼痛症状,如下肢的麻木酸胀感和下肢部分肌肉的萎缩无力,这些症状多出现在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上。
导致椎间盘突出的原因1、弯腰搬重物
直接弯腰搬东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很多患者就是在弯腰搬重物后症状加重的。
是要平时请单膝跪地,尽可能将重物靠近身体,利用手臂举起重物至大腿中间,然后以保持背部笔直的方式地站起。起身后重物要尽量贴近身体。
2、慢性咳嗽、便秘
如果有长期慢性咳嗽和便秘的情况的话,这样会导致腹压增加,而椎间盘受力增加,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的重要因素。
3、翘二郎腿
翘二郎腿会导致坐姿时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会造成腰肌劳损,同样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时间这个姿势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
4、睡姿不良
平时在平躺时,如果使您的颈腰部无支撑,这样的话会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睡沙发或软床后会觉得腰部很难受。所以大家平时要尽量选择硬床垫,平躺时可以在膝盖下面垫一软枕,以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腰背部肌肉放松,这样做能够有效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
5、长期直立工作
长期直立工作会导致腰肌紧张,导致腰椎长期受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比如商场的售货员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人群,就是因为长期站立工作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工作时采用脚下踩踮脚物,并双脚轮替,可以增加腰椎前凸,同时缓解腰背部肌肉紧张。如果长期站立后觉得腰背部不适,要主动打断,做一些腰部伸展的动作。
6、跑步姿势不良
跑步是很多人喜欢的运动方式,但不正常的跑步姿势尤其是弓背向前倾的姿势会导致椎间盘受力明显增加,再加上跑步颠簸的脉冲式压力,会对椎间盘的风险较大。在运动的时候尽量保持上身挺直,而且跑步频率放慢,在运动的时候最好穿气垫鞋,这样能够减少对椎间盘的脉冲式压力,有效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
7、穿高跟鞋
高跟鞋使人的重心过度前移,必然造成骨盆前倾,脊柱弯曲增大,腰椎受力的集中,容易造成椎间盘损伤。请尽量穿平底鞋,如果特殊场合必须穿高跟鞋,尽量将重心放在脚跟而不是前脚掌。
8、老妇人坐姿
老妇人式坐姿窝在沙发或凳子上会导致腰椎前凸减少,椎间盘压力增加,长时间维持这个姿势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加重。但这个姿势却是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的姿势,每次上课的时候讲到这一点,都会看到大家齐刷刷的坐正。
坐着的时候保持上身挺直,收腹,下肢并拢。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
9、单手提重物
单手提重物会使身体整体倾斜,椎间盘的受力双向不均匀,肌肉紧张度也不一样,对椎间盘的危害很大。尽量双手提相同重量的物品,保证躯干平衡和腰椎受力均匀。
10、需要扭腰的运动(比如高尔夫球、乒乓球)
高尔夫球挥杆、乒乓球拉弧圈球都需要腰部发力带动手臂,这样的常态性的扭腰运动对椎间盘长期造成扭转和挤压,是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动作。
如何预防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不好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造成脊椎压力过大,所以还是要从源头去改善才能避免下一次的问题发生。
譬如说抬重物的时候尽量让物体靠近身体,使用腿和屁股的力量来搬东西,不要靠腰去搬。在做深蹲、硬举等运动时,尽量保持脊椎中位,避免脊椎压力不均匀。
生活中有好的姿势,同时锻炼好的核心肌群、强化腹肌与背肌、控制体重等等,都有助于预防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如果你有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坐骨神经痛」,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动作进行预防更进一步的伤害。
1、抱膝触胸运动(左图和右图分开做)
运动方式:抱膝后保持5-10秒/次,再将腿放平,休息2-5秒,继续下一个,做20-30次。
2、拱桥运动
运动方式:平躺地面,背部抬高后保持10-30秒/次(臀部、腹部、背部发力)休息5-10秒后继续下一个,做10-20次。
3、超人式运动
运动方式:从跪姿启动,将对侧手臂和腿向外伸展保持5-10秒/次(臀部、腹部、背部同步发力)休息5-10秒后继续下一个,做5-10次。
1.科学健身八大法则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方法3.六种腰痛的锻炼方法4.简单几个动作,让你远离脖子痛、腰痛及膝盖痛图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宣传,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