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颈肩痛 > 疾病预防

颈肩痛,你是否也ldquo运动不止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周日全天

出诊地点:名医特诊室1室(门诊综合楼3楼)

许学猛,国家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膝关节炎项目负责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特色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委员、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攻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科学研究,擅长诊治颈椎病、腰腿痛、四肢骨关节病、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创立了“骨筋肉并重特色诊疗”的专科学术思想,形成了六大特色治疗方法。

在许教授的门诊中,有这样一部分患者:总感觉脖子酸,肩背痛,耸肩,然而似乎停不下来,若要问他是不是很痛,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也没有特别疼痛,就是总感觉不舒适!关于这个,你需要知道的事实:长期的颈部不适通常都是因为不良体态、不好的生活习惯、环境的变化、甚至是心理和情绪的问题等等导致的!

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的事实:颈部酸痛不适,你总想动,而且停了就难受——斜方肌受累所致!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关于斜方肌的故事。

斜方肌

形状

从后面看,左右两侧斜方肌一起构成一个巨大的菱形,两侧上斜方肌的纤维一起构成一个衣架的形状。

特点

(全身为数不多的立毛肌)

如果上斜方肌外缘激痛点活化,轻轻按摩其上方的皮肤,沿同侧上臂向下就会出现一阵肉眼可见的立毛反应(即长鸡皮疙瘩,一种自主神经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在大腿外侧。

损伤因素

1

因外伤或不明显的超负荷引起疼痛:衣服不合身、背笨重的单肩背或双肩背包、穿过重的外套等。

2

焦虑或紧张时习惯性耸肩、拉小提琴、头朝一个方向伸的太远(习惯性单侧长时间扭头等)、睡觉时的姿势或枕头问题。

3

压力、情绪、外界自然环境突然改变。

解剖位置

上斜方肌纤维

始于上项线内三分之一,在正中线始于项韧带。纤维向前外汇聚,附着于锁骨外三分之一后缘。

中斜方肌纤维

中束纤维走向几乎水平,内侧附着于C6~T3棘突和棘间韧带,外侧附着于肩峰内缘和肩胛冈上缘。

下斜方肌纤维

下斜方肌呈扇形,内侧附着于T4~T12的棘突和棘间韧带,外侧汇聚后附着于肩胛冈内侧端点的结节区域,紧邻肩胛提肌下侧附着的外侧。

神经支配

斜方肌的运动神经支配有副神经的脊髓部分输送,运动神经的斜方肌部分源于椎管内的腹侧根,通常是最上方的五个颈椎节段,在枕骨大孔内上行,经颈静脉孔从颅骨穿出,支配(有时并穿过)胸锁乳突肌后,汇入斜方肌深处的神经丛。

该神经丛与来自C2~C4脊神经(主要是感觉神经)的纤维汇合,一起向斜方肌输送运动和感觉神经支配。

运动功能

双侧同时收缩

辅助颈椎、胸椎伸展。

上斜方肌纤维

把锁骨向后拉(从而间接地把肩胛骨向后拉),并通过在胸锁关节转动锁骨使之抬高。另外还辅助前锯肌转动肩胛骨,从而使肩盂窝面向上。

中斜方肌

强力内收肩胛骨,稳定牵引力。

下斜方肌

在肩胛骨的转动中维持稳定。

激痛点引传痛

1

上斜方肌(Trp1、Trp3):沿颈后外侧耳后向颞区传导疼痛和压痛。

2

中斜方肌(Trp4、Trp5):向脊椎和肩胛骨之间投射疼痛。

3

下斜方肌(Trp3):主要向颈后、相邻乳突、肩胛骨上部以及肩胛骨之间传导疼痛和压痛。

生活中的矫正策略与建议:

每天练习许教授自创的肌骨拉伸功,科学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

选用有把手并且高度合适、能为肘部提供支撑的座椅。

避免长时间的保持不良坐姿、伏案工作等。

避免长时间背单肩包,如果是双肩包,应采用足够宽的包带,长度应调整到使背包处于腰部的凹窝处。

选择宽松舒适的衣服。

调整枕头的高低,尽量不要采用过软或者弹力过大的枕头。

本文部分引自康复医学网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癫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ngk.com/jjtyf/9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