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酸痛的根源
什么是控制?什么又是控制不良呢?
动作控制不良造成我们身体的疼痛,而要让肌肉骨骼的伤害能得到长久的好转,改正不良的动作是最直接也最好的方法。
但是,到底什么是控制?控制能力好跟控制不好又差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的讲清楚说明白。
简单来说,控制能力包含两个层面,肌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在我们动作启动的时候,负责控制能力的肌群要在启动的一瞬间就开始启动(甚至在一些更深层的控制肌群会在动作开始前就开始收缩),并且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都要能维持收缩能力,让整个动作过程中关节能在正确的轨迹下进行。
如果控制肌群太慢开始收缩,或是太早放松,就有可能让关节有过多的角度,这个就会对关节周遭的韧带,肌腱,甚至是关节囊本身造成受伤。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肌肉有在正确的时间启动,但是找了错误的肌肉,造成动作完全产生偏差。
另外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因为大肌肉长年被压榨结果变得很紧绷,结果造成肌筋膜酸痛的情况,也是很多腰酸肩颈酸痛的病因。
举一个例子:肩胛骨的动态失衡与肩夹挤
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来自几条控制肩胛骨的肌肉。这里举几个肩胛骨的相关问题:
1.肌肉没有在对的时间点出力(通常是太慢出力或没有反射性的出力)
2.肌力不平衡(不好的力偶)
3.肌肉无力
4.肌肉长度问题
肩胛骨这块扁平骨扮演着起承转合的重要角色。总共有17条肌肉附着在肩胛骨上,如果拉哩拉匝列下来的话,就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部分:主要控制肩胛骨的肌肉
斜方肌(上/中/下)、提肩胛肌、菱形肌、前锯肌、胸小肌
第二部分:主要控制肱骨动作(盂肱关节)
三角肌、四条旋转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第三部分:可能会与肩胛骨控制相关的肌肉(不是主要肌)
背阔肌、胸大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长/短头)、喙肱肌、肩胛舌骨肌等
这些肌肉之间都会互相影响。有时候他们会作为协同作用、有时候则是互相拮抗的作用
例如:胸小肌跟前锯肌都可以一起做出肩胛前引(scapulaprotraction)的动作,但假如胸小肌过度紧绷或用力,可能会造成肩胛骨前倾(ant.tilt);前锯肌较出力则可能做出肩胛骨后倾(post.tilt)的动作。
所以这些肌肉之间的控制真的很重要啊!!!
不管是骨头结构问题、或是因为肩关节肌力不平衡,都极有可能导致肩夹挤的出现。肩峰下夹挤症候群的病人会有疼痛弧(PainfulArc)的特征。所谓的疼痛弧,意指当病人的肩关节于肩胛骨平面上举,在60-度(或70-度)之间会有疼痛感。肩峰下夹挤症候群的病人,在肩上举、肩内转(比如稍息动作)、肩水平内收(比如右手从前面摸左肩),这些动作常发生疼痛感。
在肩关节于肩胛平面上举的动作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肩关节动作-肩肱节律。
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镟转,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在整个外展上举过程中,如果从侧面观察肩胛骨,可以看到其发生外旋与绕冠状轴的逆时针旋转(后倾),这种运动来自胸锁与肩锁关节,前者占40°,后者占20°。而肱骨头则需要相对肩胛骨外旋,以保证避让肩峰而不发生撞击。这种外旋有赖于冈下肌与小圆肌的功能正常,还可能有来自关节囊的扭转力量。同时,肱骨头的初始位置也至关重要,当肱骨头相对关节盂前移时(结构上存在此种倾向),其外旋阻力加大。
手臂高举过头时,上斜方肌负责肩胛骨上抬及上转;下斜方肌则负责肩胛骨下压及上转(离心方向收缩)。上斜方肌与下斜方肌必须共同完成肩胛骨动作,才能让肩胛骨正常旋转。此时,如果下斜方肌无力或太慢出力,将会有耸肩的代偿现象出现。
然而,肩峰下夹挤症候群病人不仅有下斜方肌无力或太慢出力的问题,中斜方肌、前锯肌也需要注意,这三条肌肉都能控制肩胛骨在胸腔上的位置与动作。除了上斜方肌造成的耸肩,还有肩胛骨前倾与翼状肩胛这两个常见问题。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肌肉有在正确的时间启动,但是找了错误的肌肉,造成动作完全产生偏差。
这个发生的原因常是在一次的受伤之后,身体为了保护受伤的地方,而把附近的大肌肉都启动去固定受伤的地方。但之后就忘记关掉了,结果最后身体养成习惯找大肌肉去负责控制的工作。但身体的肌肉跟政府的官员不一样,每一条都有自己的功能而不能轻易被另外一条肌肉所取代。所以找不对的肌肉做不对的事情,结果就会造成关节轨迹脱离正常的轨道,造成受伤。
另外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因为大肌肉长年被压榨结果变得很紧绷,结果造成肌筋膜酸痛的情况,也是很多腰酸肩颈酸痛的病因。
许多人的上肢体姿不良,总是处于圆肩驼背的状态。这会彻底地改变肌肉的长度—张力关系;具体而言,长度发生变化的是:控制肩胛骨上回旋、移动并稳定肩胛骨以维持最佳肩肱节律性的第二组肌肉(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
在一般的动作中,肌肉收缩作为一种反射,它所产生的力被用于稳定关节以避免不必要的动作或移动某一肢体。无论功能是提供稳定性还是产生动作,决定肌肉能否正常发挥其功能的一大关键要素便是其静息长度。如果肌肉长时间处于被拉长或缩短的状态,其正常功能也会受影响。当肌肉的静息长度发生变化时,其所附着骨骼的位置及影响动作的关节结构也将发生改变(AmericanCouncilonExercise,)。
一般来说,肩胛骨必须好好的贴在肋骨上,并且顺利的旋转移动。这可以让手臂高举过头时,避免肩峰下空腔变小。异常的肩胛骨位置及动作,包含前面说过的耸肩、肩胛骨前倾、翼状肩胛,或是肩胛骨向上旋转角度不足。
控制这种东西应该怎么去训练呢?
因为控制能力不佳的肌肉通常都力量没甚么大问题,所以光是训练力量有时候效率没这么的好,而直接去做到正确的动作反而是比较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所以在动作控制中,常常会安排一些难度很高的动作让病人想办法去达成,让病人在练习的过程中叫醒自己控制肌群,学会应用自己身体的能力,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做到正确的动作。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