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原络配穴治肩痛基础还得下苦
上回说到门诊的的医生掀起一股学习中医针灸热潮,有的医生也在网上购得一些针灸方面的书来趁工作之暇阅读,尤其在针灸理疗科,医生们的本专业,经常会有其他科室的医生来学习,其实大部分都是来拿病人练手的,反正有理疗针灸科的医生在,也不会出啥大问题,都是白大褂,病人也不知道哪个是针灸专业的,哪个是西医临床的,甚至药房的司药也偶尔跑过来练练得气。
每天下午孙主任到门诊的时候,大家伙不忙的都会去他那,或是请教问题,或是听孙主任讲针灸。
门诊痛症科内几个年轻的医生正在一起讨论一个病例,患者吴丽珍,女,53岁,自诉两年前开始左肩臂疼痛,遇寒加重,两个月来经常快天亮时会痛醒,近一周出现大拇指和食指的感觉障碍。DR结果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椎骨质增生,CT结果显示C5/C6,C6/C7椎间盘轻度膨出。
我认为是肩周炎,又叫五十肩,遇寒以及夜间加重,女性多见。至于所谓的增生以及膨出,这都是生理退行性病变,三十岁以上的年龄,多少都会有些。我会考虑小针刀松解,一般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大小圆肌的抵止点,找出压痛敏感点,做几个铲切就可以了。门诊痛症科李医生先说了自己的见解,以及治疗方案。
这个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有五种分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以手麻为主症。椎间盘有膨出,骨质增生,你们看尤其是第5第6两个椎体的增生,明显比其他地方要多,正好这个位置是颈六神经穿行的地方,大拇指、食指也出现症状,大拇指、食指受颈六神经支配。如果我们理疗科治疗,牵引、颈椎部位正骨,配上艾灸或者普天外洗8号方予以药包熨烫,很快就搞定的。自从出了上次“胰腺炎”事件后,理疗科的胡医生也转变很多,除了满身的戾气少很多,也爱学习了,探讨医案的时候,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我认可胡医生颈椎病的诊断,肩周炎的主症第一是关节周围疼痛,第二是功能障碍。你看吴阿姨她没有什么功能障碍。王俊才医生一边说一边用吴丽珍的左手摸右耳、搭右肩、上举、背伸、外展等动作。
门诊痛症科李医生听了,觉得王俊才说的也有道理,摸着下巴点头深思。
你们说的都是西医的事情,那针灸你们是咋个想的?门诊脊柱科的陈医生说到。
大拇指是肺经管的,食指是大肠经管的,这两个指头都有症状,还有整个肩膀都疼,手三阴三阳都得过肩膀啊,我不懂了,就牵引最管用!理疗科的胡医生挠着头说。
不亏是理疗科操作的医生,就懂上设备了。
门诊脊柱科的陈医生抬手看看手表:3点半了,孙主任快要来了,要不俊才你给孙主任打个电话?
是滴,是滴,赶紧俊才打一个,孙主任还是蛮喜欢你的……
是啊,什么时候拜师,记得要请酒啊……
几个人七嘴八舌,搞得王医生脸都红了:你们别乱说,我给主任打个电话看看他忙不。
……
没有十分钟,孙主任就从住院部到门诊了,几个医生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向孙主任介绍,基本都定了是颈椎病。
孙主任一边检查吴丽珍,一边冲胡医生说:你们几个都不是做针灸的啊,怎么不找两个针灸的医生过来和你们一起会诊啊。
胡医生:他们都忙着扎针呢,要不我去叫一下?
孙主任:不忙就叫过来吧,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嘛。
好的。说着胡医生就过理疗科。
孙主任:你们都说是颈椎病,叫我来就是想知道针灸怎么看啰?
是啊!三个人齐声应道。
想请您给我们指点指点。王医生说到。
肺经循行你知道吗?孙主任王俊才。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其余腕后,循大指次指出其端。王医生也是下了功夫的,摇头晃脑背的很开心。
那肺经的五输穴呢?孙主任再问。
王医生:太阴肺脉井少商,鱼际之穴号荥乡,太渊一穴名为俞,经渠经合尺泽当。
知道怎么用吗?孙主任又问。
王医生红着脸:书上是说配合五行做补泄用,但是不知道怎么用。
孙主任颔首微笑:不错,学习就是要下苦功夫,现在不知道怎么用不怕,等基本知识掌握好了,多临床,慢慢的就上手了,融会贯通是有基础的,基础就是对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不是睡醒一觉,就能融会贯通的。
说着话,胡医生和理疗科的张芝青,黄萍两位医生进来了。
孙主任:你们两个是理疗科的针灸医生,大肠经从哪里走哪里啊?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间,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入下齿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张芝青和黄萍两个人一头雾水还不知道咋回事,毕竟是本专业,你一句我一句的,很流利的就回答了孙主任。
那五输穴呢?痛症科李医生一脸坏笑的替孙主任问。
孙主任:这些就不用问了,她们两个应该都很熟悉了,我见她们临床都是常用五输穴,好像张芝青你还擅用腹针吧。
张芝青:是的主任,用的不好,您多指点。
孙主任:有空一起交流一下,我对这个腹针也是很感兴趣的。说回这个病例,王俊才,你和两位美女医生介绍一下。
王俊才大概说一下吴丽珍的病情,两位医生也检查一番。
张芝青: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没有错,病在大肠经与肺经,我会在尺泽、合谷、肩髎、臑腧等部位扎针。
黄萍:我也是在肺经与大肠经,以及肩关节周围局部取穴,还有外关处扎针。
二人说完看看孙主任和大家。
孙主任:西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是正确的,我也是认为病在肺经与大肠经,扎针嘛,要不,你们先扎试试?
还是主任您来吧。大家齐声道。
孙主任笑着说:好吧,谁去拿寸半的针给我?
我刚才来的时候兜里揣了两盒,寸半和两寸的。胡医生回答道。
孙主任洗了手,让吴丽珍坐在诊床一边,左手放在诊床上。
王医生递上酒精棉球缸,胡医生递上针。
孙主任在吴丽珍的合谷穴轻轻按揉,吴丽珍皱皱眉头:疼!
这里呢?说着孙主任左手的拇指又按到吴丽珍桡骨茎突后二指的位置,左右前后揉一揉。
吴丽珍告诉主任最痛点,主任用指甲按掐一个十字标记然后看看大家。
大家伙看的一头雾水,穴位倒是看明白了,大肠经的合谷穴,肺经的列缺穴,为啥是这两个穴位呢。
孙主任接过棉球消毒,左手压手,右手持针,合谷穴针尖向手腕方向略偏,列缺穴位置较浅,针尖也向手腕方向斜刺。先运合谷,吴丽珍大叫酸胀,整个手都无力了。再运列缺这支针,只见主任右手一边运针,一边用左手食中二指从肘窝推向下针处。
不到半分钟,吴丽珍说酸胀的受不了,头上都要出汗了。
孙主任:好啊,就是让你出汗,才能让你的邪气出来呢。你再搓搓大拇指和食指,动动肩膀看看。
手指头没有原来的那么木了。吴丽珍一边搓手指头一边细细体会。又动了动肩膀:没有原来的酸疼了,原来动一下都酸疼的。吴丽珍说着话抹一下额头的细汗。
留针半个钟吧,没事就搓一下手指头和动动肩膀,这样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主任一边洗手一边说。
主任,您为什么单单取这两个穴位呢?王俊才问道。
孙主任:你刚才背的五输穴是《医宗金鉴》的“五脏井荥输经合歌”吧?
王俊才:是的,我见您的桌上有一本,我也买了一本看。
孙主任:就在“五脏井荥输经合歌”后面有“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你看没?
王医生:没看,就看了五输穴、十四经脉循行这几篇。
你们知道为啥取这两个穴位吗?孙主任看看其他五个人。
大家伙都摇摇头。
孙主任:“大肠原络应刺病,大次不用肩臂疼,气满皮肤木不仁,面颊腮肿耳聋鸣。”这是“大肠经表里原络穴主治歌”的原文,吴丽珍目前是肩膀痛,大指食指麻木,不正应了大次不用肩臂疼吗,况且是快天亮的时候会痛醒,快天亮是几点?
五至七点,大肠经当令时。黄萍答到。
孙主任:对的,非常好,所以,判定是大肠经的问题,我们就以大肠经为主,其里经肺为客,主原客络配穴,也就是大肠经的原穴合谷,肺经的络穴列缺。当然了,针灸治病的方法很多,也可以选择大肠经当令时间痛醒,采用“时间甚者取之输”,也可以采用子午流注等很多方法。很多人说中医是慢郎中,你们说慢吗?不是中医慢,是我们中医生“慢”了,是我们中医生“怠慢”了这些历代医祖流传上千年的宝贵经验。还妄谈内经上的“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联系这一句话的上下文,若风吹云也是有基础的,气血、虚实、补泄、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二十七气所行、三百六十五会这些都是基础的基础,我们这些都不掌握,如何去谈风吹云散?“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当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快人心的内经原文经常挂在嘴边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基础太差了,只能背一背老祖宗的经典语录来意淫一下自己了。你们等下到时间起针吧,我还得去医务科,有几个病历的主诉都写的不对,得去让他们退回从新改……
说着话,孙主任走出门诊,剩下大家沉思中……
是啊,当我们不谈基础,光谈上古神医的神话的时候,是我们对祖宗的重视?还是我们不自信?只能靠打着祖宗的招牌,赚取祖宗名头带给我们的溢价呢?
备注:本系列文章绝对原创,图片除了自拍,部分来自网络,或有PS,如有图片侵权,请您直接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