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台炎医生谈正骨
韩台炎医师目前在上海熙和堂中医门诊部看诊,主要专长在“正骨”治疗。看诊时间虽不断增加,但目前约诊已排到数月之后,口碑极好。韩医师感慨现代人因为生活工作中长期不良姿势或疲劳,引发肌筋与骨位偏移,渐而无法藉由休息而自行恢复健康,甚至演变成内科的不适,韩医师希望藉由“正骨”使身体结构达到“平衡”,使人体回到原本应该的自然体。
摘要:正骨正筋,是要手上能够“看到”病人的身体结构(手摸而心中浮现结构的状态)。至于手法,只是外象而已,否则招式再漂亮而心中不知病患的结构,又何谈正骨正筋呢?而当能摸出病因时,手法自然就能随机而施而不拘泥于套路。
台炎医师经验谈
问:韩医生,您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何谓“正骨术”吗?
说起“正骨术”应该大多是流传在民间或武术家传承延续下来的(因为医家多以开方、针灸为主)。武术家在练功或比武中常有损伤的情况发生。此时跌打闪扑与错筋骨移的施治最直接的就是手法矫正与外敷。而各门各派各自有其秘方与正骨理筋手法的流传,台湾的情况亦是如此,故正骨理筋根植于中国民间传统思想中。目前西方医学的徒手治疗如整脊、关节松动术或筋膜松解理论也增加了治疗手段,而中医的经络、筋膜、正骨也在吸收彼此,逐渐发展成一套的各式治疗理念。然而中国传统的正骨与治疗的精华在于“整体性”,我形容它是身体传动结构连结的绳子,它与经筋相似却又不同。结合了中医基础与经络、气血等观念,才是较完整的正骨。
问:您是为何会去学习正骨呢?有些什么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
我还记得小时候常看到母亲因工作劳累而产生的损伤疼痛,希望我帮她捏筋或陪同去寻医治疗,这促使了我与中医损伤治疗的结缘。最早的学习是一位香港到台湾定居的医师—曾昭宇先生,他曾是北胜们蔡李佛拳的掌门,他指导我理筋按摩手法,并重视内服与外治同重的观念。随着临床治疗增加,各种疑难杂症出现,这时内心开始疑惑、否定自己的技术,这使我开始大量的翻书、访师,及至遇到静林堂正骨学派的宋凤美姐与其姐夫郭振兴先生,豁然打开了我的治疗思路——正骨就是在正筋,正筋也是在正骨。在那里的学习是类似师徒的方式,做的多,说的少,一层一层的悟,渐渐地,手上开始有能够“看到”病人身体结构,那是一种手摸而心中浮现的结构状态,至此,我才觉得能算登堂入室的阶段。我现在有带一位徒弟,我对他的要求就是在松筋的过程中能摸出东西,至于手法,只是外象而已,否则招式再漂亮而心中不知病患的结构,又何谈正骨正筋呢?而当能摸出病因时,手法自然就能随机而施而不拘泥于套路。
问:现代医学也有所谓利用机械的“正骨”,这和古典中医的正骨有何区分呢?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正骨,但是我发现好像都被西方医学思考的方式所局限住了,中医内科亦如是,常常用病位定病名病性。例如肩痛,会考虑肱二头肌等部位,直接施治局部,而忽略了整体性地来看肩痛的原因,举例来说,曾有一位中年女性肩痛四月余,本身也是妇科医师,中西医的治疗尝试很多方法,但当我摸到痛处时,它还是在发热发炎的状态。随后检查中发现她的肱骨前旋移位,并且手臂桡侧腕长伸肌(手阳明经)条索至腕,手肘外上踝咬住,大椎右移,有趣的是拇指关节也内旋。当下我便好奇地问她,是否有常在使用拇指与手腕内旋摆动的工作,她看到我形容的姿势便惊讶的说她这几月来一直在打毛衣给小孩。故此整个画面就清楚了:手肘外踝卡压,而当手腕活动内旋时,其应力的传导便由肩部肱骨代偿的前移而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磨损,所以此时手腕手肘的调整重要性更甚于肩区,而她以为肩痛与手无关,只是手臂容易酸而已。在腕、肘、肩、颈、背等单元正骨后,嘱其休息一阵勿打毛衣就很快复原了。
人体的动作是许多动作单元结合下的表现,在结构传动中会有很多角度的“线”,或是“绳子”,那是一种无形的感觉,但随着每个人的结构不同,问题点的绳子就会摸到,而正常结构是摸不到的。上例中的问题也是在传动结构的线上找到答案的。临床上很多人反复发作,或遇劳复发的症状,往往是他身体结构出了问题的,而且愈远端影响愈大。
我讲的正骨也是包含着中医内科的调理,正骨也在调整脏器、经络等内部空间的环境结构。内脏间的筋膜固定内脏的位置,而筋膜又是附着在骨架上,所以骨位的改变与松动也会使脏器空间与其周围的间隙产生变化(经络气血通畅的改变),例如有些人自觉胸闷心悸,但做了心脏检查后却都正常,而这类病人往往胸前肋骨呈板状,或者因胃气不降使膈肌上移不降,甚至气因不下而反撞于心(中医讲的痞证或心下悸),此时调整肋骨与腹腔的开气机手法,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与中医常说“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是一致的,身体内部的问题,除了在气色、脉象、舌苔会显现外,在人体外在的骨架与肌肉亦会表现出来,这在《黄帝内经-灵枢》的“五变”与“本脏”都有描述。而我在正骨过程中也有一种目的,就是使人体回到自然体,那是筋肉放松、关节通利的状态,然后经络的气血能顺畅而不逆行。它能治疗内科或协助内科用药,台语有句话说:筋络气血推开,药物的力量才好推动。
在现在的很多正骨治疗,着眼在手法,我反复强调——正骨即正筋,正筋亦正骨。除了正骨手法外,我很重视软组织的松解,它能使正骨调整快速,也能使正骨后的效果更佳。而在调整传动结构中,我往往是全身性的整理,因为关节都不是单一性的,所以我的治疗时间需要较多去处理,其目的就是希望骨位正位后,肌肉、肌腱的张力是平衡而稳定的状态,那么身体自然能放松而舒适,那就是我所希望的结构自然体。
韩台炎简介经历:~年受教于香港来台的曾昭宇医师学习伤骨科及理筋手法、后学习整脊手法及净林堂正骨学,期间常访学于台湾其他独特疗法之同好,配合学习的柔拳道内家鹤拳后,此后逐渐形成个人特色的正骨综合治疗思想,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后,再进一步结合内科与经络的理论,扩大了治疗的角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于翌年顺利取的医师资格、期间曾跟随潘华信老师,孙曼之老师学习中医内科治疗思路,并进修王光宇及许耀远的脉诊、左常波老师的董氏针灸。
专长:
1、除一般性的损伤疼痛,并擅长以正骨与经络理论来诊断病症产生的机里。、用正骨术治疗疼痛并调理内科相关的疾病(有诸内形于诸外的思想融入实践当中)。
自道精舍·熙和堂中医交流会将邀请韩台炎医师为大家分享古典正骨结合内科的整体调常方法。敬请期待!白殿疯病广东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