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颈肩痛 > 疾病并发症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第八章未时养生——小肠经能治大病

未时——13:00~15:00——小肠经最旺

  未时是小肠经当令,是保养小肠的最佳时段。午餐最好在未时的13:00之前吃完,这样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否则,就会造成浪费。午饭一定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精、要丰富。

  未时午餐午时吃

  小肠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告诉人们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那如何理解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呢?

  受盛化物

  “受”有接受之意,而“盛”在古代是指用来祭祀的谷物。“受盛”也就是接受祭祀用的谷物。用来祭祀的谷物肯定是加工过的,而小肠接受的是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它是初步加工过的一种精细化了的食物,因此小肠有“受盛之官”的美誉。

  如果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这时腹部疼痛等病症就会出现;如果小肠的化物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其典型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泌别清浊

  “泌”有分泌之意;“别”,即分别、分离;“清”,指水谷精微,即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浊”,即代谢产物。小肠接受了胃传递过来的初步加工过的食物,接下来就是将食物进一步消化成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并将其中的精华物质吸收,提供给人体使用,最后再将剩下的糟粕物质向下传递给大肠,由大肠排出体外。

  饮食从口进入人体,并不断地添加消化液(口水、胃酸等),不断进行磨碎、分解工作,尤其是经过胃部充分磨细、乳糜化之后,推送入小肠,就可进行消化、吸收与分类。可以说人体所吸收的养分,一半以上都在小肠完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平时应怎样养护小肠呢?一定要吃好午餐。午餐什么时候吃最好呢?未时之前的午时较好,最好在12:30左右吃,不要赶在12:00,因为此时人的气血最旺,身体处于最亢奋状态。

  未时,也就是下午1点至3点的时间段,小肠经最活跃,而午餐一定要在午时内吃完,这样到了未时小肠值班时可以最大化地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未时午餐要午时吃,未时就是消化午餐的时候,因此一定要在午时将食物吃下。

  午餐一定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精、要丰富。午餐以简单、重质不重量为原则,避免吃得过饱,否则整个下午都会觉得没有精神。

虽然笔者不赞成人们不吃晚饭,但是晚饭一定要少吃。为什么现代人爱生病?原因之一就是晚饭吃得太饱。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同样道理,人晚饭时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肥胖。

  据说过午不食也是李敖的养生之道。李敖说他还不想早死,所以要控制自己的体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过午不食,但是他中午吃得很多。虽然我们不能像他那样,但是晚饭吃到七成饱,还是比较合适的。

小肠经穴位是最好的“按摩师”

  在门诊经常听到求治的患者自诉有“颈椎病”。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还有人将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及由此引起的颈肩部酸麻、胀痛症状称作“颈肩综合征”。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根据经络理论,按症状的发作部位、特点,结合四诊判断为不同的经络病证,选取适合的穴位进行,可调和气血、祛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中医治疗方法都应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比如,针刺主要应用腧穴理论,推拿按摩应用经筋理论,挑刺放血应用络脉理论,药物贴敷、刮痧等应用皮部理论。

小肠经最常见的症状是肩臂疼痛,其他的小肠经证候还有重听、眼黄、眼涩等与体液有关的不适,有时还可能出现尿频、腹胀。梳理小肠经,刺激小肠经上的穴位是很有效的方法。

  小肠经从小指外侧少泽穴开始上行,沿着手臂外侧后缘,至肩关节以后向脊柱方向行走,然后向前沿颈部上行,至颧骨,再到耳前“听宫”穴而终。这仅是体表穴位的循行线路,在体内如何和心相表里,要看内经经脉循行原文,这样才能明白脏腑之间的联系。看了经筋部分,才明白为什么手上的一个穴位就可以解决颈肩部的酸痛。梳理小肠经最好在未时小肠经最旺时开始。

后溪穴是小肠经的重要穴位,是治疗小肠经循行部位颈肩痛的首选穴位。那如何定位呢?

  如果您是在办公桌前,打开手掌,有三条掌纹,将最上面的那条对准桌子的边缘,然后小臂外旋使手掌垂直做“手刀”状,此时桌沿接触的部位就是后溪穴。上下动一动手掌,感到接触点酸痛。保持这一动作,或用手指按揉此穴,边按揉边做耸肩缩脖或向左右两侧看或摇头晃脑的动作,就可以很快消除颈肩酸痛症状。平时可能还感觉不到此穴的威力,有痛症时,针刺此穴位就可以显出其功效。后溪是小肠经“输”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所以腰背疼痛取此穴也非常有效。

  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穴位,即养老穴。取穴时以掌心对着自己的胸部,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缘中,小臂内旋则找不到这个穴位,为小肠经“郄穴”。郄穴是经脉气血曲折深聚处的穴位,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分病症,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气分病症,如急性疼痛、气形两伤等。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相应的郄穴产生疼痛、酸胀及反应物,临床常用作诊断疾病的参考。针刺或按摩郄穴也能梳理经络气机,从而起到调理脏腑的作用。此穴能改善老年人的视力模糊,而且还可蓄元气、调精神。腰腿疼痛者,针刺此穴虽不能针到病除,永不复发,但即时症状减轻是没问题的。

一问一答小知识 

问:人到老年,容易健忘,中医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肾气逐渐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而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那么,老年人就应该多吃猪脑、鸡头一些食物来补益大脑吗?

  答:“吃哪儿补哪儿”是有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的。但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猪脑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而一些老年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问题,如果过食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等疾病。儿童及青少年可以适当吃一些猪脑,以补益大脑。

民谚有“十年鸡头赛砒霜”。意思是说,鸡越老,鸡头毒性越大。有资料称,鸡在啄食中会吃进含有害重金属的物质,这些重金属主要储存于脑组织中,鸡越老,储存量就越多,毒性就越强,所以鸡头不宜多吃。

  老年人补脑时可选择核桃,每天吃两个,日久自会体会其中妙处。









































白癫风早期
白癜风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ngk.com/jjtbfz/7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