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人国内首家颈肩上肢疼痛疑难病会诊
给大家讲一件事啊,小编有一个表姐说嗓子痛,医院挂了耳鼻喉科,检查完后说咽喉没问题;然后挂了甲状腺科,检查完后说甲状腺没问题;然后挂了消化科,检查完后说食道没问题;然后挂了呼吸科,检查完后说气管没问题……一圈下来,两天过去了,当时小编就想啊,要是有这么一个科室,能一次性检查下来多好!
没想到,竟然真有这么个科室,虽然不是治嗓子痛的,却是治疗更常见的颈肩痛疑难杂症的。
19日,在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中心会议室内,手外科、骨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疼痛科6科室主任围坐在圆桌前严阵以待,坐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
场面有些严肃,但细听之下,患者却只是因为疼痛来就诊。71岁的马乃禄来自磐石市,15年前,他因左肩胛骨及左上肢反复疼痛,医院和多个科室就诊。近期,马乃禄旧疾复发,上了岁数的他,再也不想多科室奔波,听闻该院设立了多学科会诊中心,老人便拿着原始病历和检查资料直奔这里。
“老人家,请说一下您的病情。”
“我以前左边疼,年做过一次臂丛神经卡压手术治疗;年右边开始疼,又做了右侧臂丛神经松解术。术后挺好,但最近又开始疼了,而且手指还发麻。”马乃禄指着左右两侧肩胛骨说。
6名专家围在圆桌前,一边仔细听患者讲述病史,一边盯着幕布上的各种诊断证明。
随后,神经内科专家方乐首先起身,她拿起检查工具为患者查体,判断其神经疼痛区域;接着,骨科主任顾锐上前,按压患者颈椎判断病情……半小时过去,经一番详细问诊、反复查看检查资料、逐一发表诊疗建议后,6位专家最终统一意见,给出患者进一步诊疗方案。
“血管和神经内科问题基本排除。目前,初步考虑为左侧胸廓出口综合征,建议进一步检查血沉、心肌酶和颈椎核磁以明确诊断……”国内手外科专家、该院副院长崔树森对患者病情和诊疗方案进行总结,坐在一旁的患者和家属连连点头认同。
像这样的“圆桌会诊”,该中心每周一次。作为国内首家颈、肩、上肢、疼痛疑难病会诊中心,该中心集合手外科、骨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疼痛科及放射线、超声学科8个学科,组建了30余人的会诊专家数据库。
中心成立4年来,共为近名患者开展了会诊服务。服务半径从东北三省扩展至天津、山西、湖北等地。
专家们经过共同努力,总结了多学科会诊疾病谱。目前,排在会诊中心前三位的疾病为,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风湿类疼痛。正是由于会诊中心专家会诊时的“头脑风暴”,让越来越多的疑难病症得以快速确诊,患者得以准确治疗。
如何预防颈型颈椎病
(1)坐姿正确:颈椎病预防最重要的是坐姿正确,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办公室工作者,还应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活动颈部:应在工作1~2h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使得颈椎关节疲劳得到缓解。
(3)抬头望远: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
(5)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抬重物、紧急刹车等。
(6)防寒防湿: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时受风寒侵袭。颈椎病患者常与风寒、潮湿等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冬季外出应戴围巾或穿高领毛衫等,防止颈部受风、受寒。
记者/摄影:王菁菁
编辑:刘素娜
责编:苑丹于飞
"掌上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