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穴位轻松治疗痛风
中医对疼痛有两个说法“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是什么概念呢?气血不通。荣呢?是指血液的供应充足,荣光焕发,气血旺盛。所以,产后的妇女,得了大病或者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常常会说,身上的骨头哪儿都痛,这是不荣则痛,就是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的供应。
那么,痛风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痛呢?
西医上:痛风是指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液中的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的炎性疾病。
中医上:不通则痛,没有把废物排出体外造成的疼痛。
所以,要想通过中医把西医上说的尿酸盐结晶这些没用的东西排出去就要益气,活血化瘀,这样才能减轻、缓解、治疗痛风。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来治疗痛风。它就是我们中医上讲的人体自带的穴位。
隐白穴:足太阳脾经上的第一个穴位。
位于我们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很多痛风患者可能很熟悉这个位置,患了痛风大脚趾肿胀了,鞋穿不进去,磨了的地方就是隐白穴。
太白穴:足太阳脾经上的第三个穴位。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痛风石也会经常伤害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容易形成尿酸结晶盐
公孙穴:足太阳脾经上的第四个穴位。
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有人说公孙不是一个行吗?是的,公孙是轩辕皇帝的姓氏。皇帝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财富。脾为后天之本,为土。古人认为:肝木为公;木生火,心火为子;火生土,所以脾土为孙。公孙穴为脾经的络穴,从这里通向胃经,奇经八脉的冲脉也与之相通,所以视为公孙。实际上,公孙穴除了治疗痛风,对于为胃溃疡病人的胃酸分泌减少也有特别大的好处,不会不知道为什么了吧!
说到这,大家应该都知道这神奇的穴位了吧!可好多人会问,光知道穴位有什么用,怎么能治疗痛风呢?当然会告诉大家的:
大家都知道这三个穴位都在脚的内侧,脚背和脚心中间的地方,大家没事了可以按摩按摩,因为这个位置的特殊,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用刮痧板从脚趾到脚弓的方向进性刮拭,如果没有刮痧板,不要紧,用一面圆滑的硬物也可以,比如木梳的背面,在脚上这一块抹一点润滑油,每天50-次,效果非常好,比起一个一个穴位按摩事半功倍。
还有要提醒大家的是: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因此控制食物中的嘌呤摄入至关重要。痛风患者要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食物中嘌呤的含量的一般规律是:内脏肉、鱼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淀粉类、水果。痛风病人应禁食动物内脏、脑、沙丁鱼、凤尾鱼、鱼子、蟹黄、火锅汤、鸡汤、肉汤等食物,而少食虾类、肉馅酵母、贝壳类水产,带鱼、鳝鱼、鲈鱼、扁豆、干豆类(黄豆、蚕豆等)等食物。
减肥对痛风病人也很重要痛风病人的饮食以控制在正常人食量的80~90%左右为妥,也不要禁食和过度饥饿。牛奶、奶酪、脱脂奶粉、蛋类的蛋白部分,它们既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又含嘌呤甚少,对痛风病人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类食物可作为痛风病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饮食也宜以清淡为主,应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克。食物中50%的嘌呤可溶于汤内,所以肉类及鱼类食物均应先煮,弃汤后再烹调。浓茶、浓咖啡、辣椒及胡椒、芥末、生姜等辛辣调味品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少用。还要注意饮食有度,不可暴饮暴食.
痛风病人还应该多饮水多饮水是为了增加排尿量,利于尿酸排出,防止尿酸盐的形成和沉积。只要肾功能正常,痛风病人每天喝水~3毫升较理想,保持尿量毫升以上。为防止尿液浓缩,病人应在睡前或半夜也要饮水。"
所以,在痛风的预防和治疗上,除了刮拭穴位外还应遵循“三多三少”的原则:多喝水,少喝汤;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蔬菜,少吃饭(控制热量)。
液针刀疼痛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