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颈肩腰腿疼孝心来不及等待
近些年来中老年颈肩痛已然成为一种高发病症。
颈肩痛的病因有哪些
1、风寒湿因素。风寒湿可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产生颈肩腰腿痛。
气候对风湿病患者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更有人把春天称为“风湿季节”。清明时节,气温仍然时高时低,湿气严重,气候的变化无常使类风湿病患者苦不堪言。所以,患者在春季乍暖还寒之时,应更加注意调养和治疗。清明时节,阴雨绵绵或久居雾气之地,都容易有“湿邪”,表现为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所以,春季也要预防“湿邪”入侵,慎防类风湿偷袭。
同时提示大家,对于已经诊治的风湿也容易出现病情活动复发,就需要规律复诊让医生定时评估病情调整用药;对于病情稳定、肝肾或脾肾偏虚的,可以进食一些党参煲羊肉等温补食物;最好出门戴口罩,少凑热闹去人多的地方。
2、过敏因素或免疫因素过敏原所致的软组织的过敏性炎症或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软组织免疫性炎症,产生的颈肩腰腿痛。比如过敏性鼻炎可引起长期头痛容易误诊为神经性头痛或颈椎病等。
3、软组织急性损伤。软组织受到外力的突然打击、重力压迫及超过软组织生理范围的牵拉、扭转而产生的损伤。依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引起颈肩腰腿不同部位的疼痛。临床表现为:
(1)持续性疼痛,疼痛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2)阴雨天或受风着凉可引起疼痛的复发或加重。
(3)活动稍多甚至弯腰拾物、打喷嚏时便发病,疼痛难忍,功能受限。
4、软组织慢性劳损。生活习惯或职业性体位等原因,如:长期低头伏案、久坐、长时间弯腰及睡眠姿势不当或使用高枕头等,使部分软组织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被牵拉组织内的血管长期处于半通畅而形成的组织缺氧状态,使血管的通透性发生变化,血细胞渗出、组织变性、纤维间质增多,软组织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颈腰腿痛症状。
积极治疗可恢复常态
如此恶行,确实是臭名昭著,难怪风湿曾一度负有恶名——“不死的癌症”。但随着近20年医学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类风湿已经有比较系统和成熟的认识,现已为其平反,它只是风湿疾病中普通的一员,治疗也卓见成效。现在90%以上的类风关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状态,仅有不到10%的患者由于对药物难以耐受、或是病情复杂、或是不规律不合理治疗会病情反复,最终纵虎成患,贻害无穷。
颈肩腰腿痛的新希望
十年吃药又开刀
不如黑红两贴膏
1体验期:10分钟截断风寒湿痹,消肿止痛。疼痛、麻木、僵硬、肿胀的症状迅速缓解。
2恢复期:10天活骨养骨拔骨刺,经络畅通。颈肩腰腿各关节麻、酸、胀、僵明显好转,上下楼,长时间走路弯腰都不疼,简单家务全能干。
3全盛期:连续使用两疗程,坐骨神经不再痛,椎管狭窄得到根本治疗,腰突彻底缓解、颈椎病导致的头晕、手脚发麻完全消失,关节筋膜软骨得到彻底修复。
4巩固期:坚持使用三个疗程,全身骨骼变年轻,膝关节、腰椎关节、颈椎关节强健灵活,全身经络畅通,难缠的骨关节病,不再复发!
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
一黑一红一盒就行
齐众撵上狗秘制贴,年郭氏正骨秘方。专为腰椎病、颈椎病、骨质增生等最顽固、最难治的老骨病秘制。
同时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刺、坐骨神经痛、痛风、妇女产后风等引起的关节疼痛、僵硬、麻木、酸沉、屈伸不利等症状有极佳的效果。
颈肩腰腿痛的舒缓方法
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重复同一动作,如打电脑、上网、打牌、麻将等,同一姿势持续30~50分钟后,要做2~3分钟的头部和腰部放松运动,避免精神高度紧张;避免过度房事。
二、纠正不良姿势
1、坐:不宜久坐,不宜坐在软沙发;应坐在硬板凳,而且腰要挺直;不要翘二郎腿,不能盘腿,坐位工作应尽量避免驼背、低头,不要伏在桌子上写;乘车时避免上下颠簸。
2、立(站):腰要挺直,不宜弯腰,且多站少坐;
3、行:行走要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前方;不宜进行快速跑步、跳跃,以慢跑或散步为宜,不宜一手提重物或单肩重物。
4、卧:合理应用枕头,避免高枕(但是亦不宜过低)。不宜睡过软的床,要睡硬板床。在睡觉时仰卧位并在腰部垫一个4~5厘米的毛巾;不宜半卧位看书或电视。
5、其他:不宜搬取重物,搬取物品时先双膝屈曲下蹲,然后再搬取物品,否则容易损伤腰部,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必要时白天要用腰围保护,在家时可用热敷。
三、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1、生活起居,工作环境要干燥温暖。
2、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
3、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
4、冬季的睡床要保证温暖,可使用电热毯。
5、夏季时空调不宜开过冷,电风扇不要对着颈部、肩部、腰部吹。
四、饮食方面的调节
避免吃过冷食物,可以多吃猪蹄配饮少量白酒或用排骨炖杜仲、三七,多喝牛奶、豆浆、骨头汤、乳酪以补充钙质,蛋类、蔬菜、水果等也可多吃点;戒烟及少喝酒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身体锻炼应坚持
1、伏卧位:两手和上臂后伸,躯干和下身同时后伸,两膝伸直,使之成为反弓状。
2、仰卧位:双手抱头,用力向前,头后仰做对抗运动。
3、倒行(但是要注意安全)。
4、缓慢向后、向左、向右做腰部活动,不宜向前过度弯腰。
5、平时多散步,不宜做剧烈运动。
6、双手摩擦后轻扣腰部。
7、钙质,蛋类、蔬菜、水果等也可多吃点;戒烟及少喝酒也是很有必要的。
齐众医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