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颈肩痛 > 疾病预防

关节肿大疼痛变形的主力方剂,颈肩腰腿痛都

金匮方证第廿三讲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这一篇中治疗历节病的主力方剂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图片来自网络

桂枝芍药知母汤五大主症,很好记,大家一定把它背下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诸肢节疼痛”,诸就是所有、每个的意思;肢节就是肢体和关节,指全身大小关节都有,分布广泛,游走不定;疼痛不用解释了,古代和今天的意思一样的。这种疼痛是因风寒湿侵袭筋骨,流注关节,阳气不能外达,气血痹阻所致。

“身体尪羸”,尪的意思,查了新华字典,这么解释“wāng跛;脊背骨骼弯曲”;羸是瘦弱。“身体尪羸”就是身体瘦削虚弱之貌。这是邪恋日久,伤及正气所以身体消瘦。

“脚肿如脱”,脾阳为寒湿所困,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脾又主四肢,故水湿下注,膝关节踝关节肿大疼痛那种表现,好像要与身体脱离。这个我有点体会的,上学的时候,坐那种火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坐久了起来后发现一条腿肿胀麻木,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脚肿如脱”太形象了。

“头眩短气”,张仲景论眩晕,大都和水饮相关,水湿停滞中焦,清阳不升,水气上逆所以就“头眩短气”了。

“温温欲吐”,胃虚水停,中焦为水湿所困,胃气失和,所以心胸中有点点烦热感,想吐。有呕吐体验的朋友都知道,想吐的时候大都存在着心中烦闷这种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分析这五大主症,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一个具备这五个主症的患者,前来找大夫看诊,哪些症状最严重?不难看出,指定是肢节疼痛和脚肿如脱是患者就诊的最急迫需求,治疗的当务之急。而“身体尪羸”是由于长期的病痛,气血亏损,不是一天两天能好得了的,非旦夕可复嘛,若以缓补其本为主,那就像用远水以救近火,徒劳无益。眩晕气短,温温欲吐都是因水湿为患,祛其水湿就会见好。如果不先祛其水湿之邪,则气血难以恢复,眩晕气短呕吐之证也不能解。“诸关节疼痛”是患者自觉症状,很痛苦的,当温经止痛,以解其苦。但是须知尪羸之体,不受猛攻,故应在温经止痛,利水消肿的基础上,兼益气血,以达到扶正祛邪,缓攻水湿的作用。

我们来看药物组成,该方由桂枝四两、芍药二两、知母四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甘草二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等9味药组成。稍微分析分析方义:麻黄桂枝附子温经止痛,温阳化气;芍药柔肝养血缓急止痛;知母甘寒滋肾坚阴,苦寒清热除烦,有人说知母“除脚肿而益气力,解烦躁而祛水”,所以知母益气利水消肿除烦;白术甘草健脾祛湿;大剂量生姜和胃止呕;防风通阳祛风;其中芍药知母得桂附相助可加强行水之力,又可抑其苦寒之性,与白术甘草相伍,能增强祛湿之力,并也有调益气血之功。共凑温经止痛,化气利水消肿,兼调补气血。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再细看这9味药,非常熟悉,里头包含好几张经方,我们数一数有几张:桂枝汤、麻黄加术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汤、真武汤。9个药至少包含这7张方子。而这7张方子几乎都是治疗痹症的方剂。其中如果把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连贯起来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她们其实是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说三附子汤证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轻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是三附子汤证的重证。请看下面分析。

桂枝附子汤和白术附子汤证是风湿在表表阳不足,见“身体疼烦不能自传侧”,病位浅在,在肌肉,还没到达骨关节;病情继续加重,就是甘草附子汤证,风湿在表但是风湿具重,表里阳气俱虚,见“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病位累及骨关节了;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便成了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了,病情继续进展,不但骨节疼痛,而且破坏力很大,关节肿大变形,身体消瘦。所以就召集7位高手联合对付病邪,以期恢复患者健康。

然因该方9味药之中,除了芍药知母以外,药性总体偏温燥,故临床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若不见畏寒色白,神疲气怯,身困肢沉,舌淡胖、苔白嫩,脉沉等症时,不要轻易本方原方取用。

高源明老师作品

文、编:郭进财

图:高源明网络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
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ngk.com/jjtyf/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