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肩颈痛腰腿痛,浑身不舒服,医生
不少听众和小编反映近期浑身不舒适,从脖子到肩膀一直酸胀疼痛,腰也直不起来,腿也站不稳,就算躺下休息也不能缓解,是不是生了什么“大毛病”?究竟该挂什么科看?其实大家口中一连串的症状可以总结归纳为一个专有名词:“颈肩腰腿痛”。
什么是颈肩腰腿痛?
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因起病比较隐蔽,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甚至可自行缓解,因而不被广大患者所认识。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
1
颈肩痛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1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
外伤因素
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外伤颈椎位于头颅和胸椎之间,是人体脊柱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受伤的机会也较多,青少年时颈部外伤是导致中年后发病的重要因素。
3
不良姿势
大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一些人习惯在床上躺着看书、看电视,所以长期以往这样的姿势就导致了颈部劳损,以后就会出现状况,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影响生活。
4
寒冷、潮湿
尤其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5
慢性劳损
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牵拉、挤压或扭转。
6
遗传因素
多与先天性发育有关,如椎管狭窄等,可引起颈椎病发或者发病率高于其他发育正常的人群。
小孩子患颈椎病的原因
许多家长需要重视的是,如今许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下课时间不出教室,放学后除了补课就是闷在家中写作业;即便功课忙完了,还要遵从父母的安排学琴、画画等;还有的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这些都使得他们保持久坐的状态,缺少必要的肢体活动。许多小朋友由于坐姿不正确,平时运动量少,从而导致颈部肌肉过于疲劳,长期得不到缓解。埋下了颈椎病的隐患。
颈椎病的分型及症状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起病缓慢,多无外伤史。但是当头部受到各种原因的外伤时会诱发本病。
主要症状有颈肩背疼痛及颈神经刺激或者受压症状。其重要体征为:
1.颈部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僵硬现象。
2.压痛点在受累颈脊神经的颈椎横突下方及其背支支配的区域。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4.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
2
交感性颈椎病
1、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2、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3、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
3
脊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有的以上肢开始发病,向下肢发展;有的以下肢开始发病,向上肢发展。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
4
椎动脉型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常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与颈部旋转有关。
颈椎病的预防措施
1
改善与调整睡眠状态
人每天有l/3时间卧床,睡眠姿势不当会加剧颈椎间盘内压力,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几点:
①枕头的高度应适中。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边高为佳,这种形状优点是对颈部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作用。
②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豌、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
2
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
颈椎退变与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种持定体位有密切关系。不良体位会导致椎间盘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状。对长时间伏案工作者的建议:
①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读书写字30分钟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有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
②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与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扳,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
2
腰腿痛
引起腰腿痛大多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
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
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5
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测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
2
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腰疼是否加重。
3
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否缓解。
4
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缩。
5
仰卧位,然后做起,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6
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颈椎病的正确睡姿图
人体颈椎有其自然的生理曲度,正确的睡觉姿势,应保持颈椎生理曲度避免被改变,以免加重颈椎病病情,如仰睡和侧睡,并在睡觉时垫一个合适的枕头。
1仰睡图
仰睡时,双腿伸直。
2
侧睡图
侧睡时,头部较肩部微微向后,双髋及双膝略屈,更能保持肌肉的自然松弛。
对于一些颈椎病患者来说,一开始仰卧睡觉或侧卧睡觉也许不习惯,但只要坚持,慢慢就会习惯的。当然,人在睡眠中睡觉姿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刚入睡时也许能保持一种姿势,但随着失眠时间的增加,人体就会翻身。研究发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人的体位或发生20-60次的变动。因此,颈椎病患者要增强睡眠意识,以尽可能长时间保持仰卧睡姿或侧卧睡姿。
此外,权威专家还表示,颈椎病患者睡觉最好选择质量比较好的棕垫床或弹性很好的木板床,并在上面加一床褥子后就是最好的软硬度。以免睡软床,因重力作用,造成脊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受到影响,导致颈椎要腰椎健康受到损伤,加重颈椎病病情,诱发腰椎病。
颈椎病患者
如何选择合适的枕头
1如若在短时间内需要用较大力量来牵引颈部者,可选择长圆柱形枕头;若病情比较轻微,需长时间用轻微的力量来牵引颈椎者,可选择哑铃形枕头。
2
枕头的长度40-60cm最佳。
3
枕头的高度,习惯仰卧的,高度为5cm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最佳;习惯侧卧的,高度为10cm左右最佳。
颈椎病患者
如何治落枕?
1
冰敷
在12小时以内,甚至48小时内只能用冰敷。此时可用毛巾或塑料包裹小冰块敷患处,每次15分钟-30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冰敷一次。
2
热敷
等到炎症疼痛减轻时,再考虑热敷,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用热毛巾热敷。有时间的话,可洗热水澡,尤其是用热水反复冲洗颈部,边洗边用手按摩,效果更佳。
3
自我按摩“落枕穴”
中医针灸当中,有个“落枕穴”,在手背侧,在第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领: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轻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钟。在按摩穴位的过程中,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颔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颈椎保健操
1、先作缓慢的深呼吸,头向左转眼看左肩,再向右转眼看右肩;然后使下巴前后伸缩以松弛颈肌。
2、两肩向耳部耸起,挺直背脊,然后使两肩尽可能下垂;
3、两肩分别做圆周活动,先抬肩向前转动,再向后转动;
4、坐着将双手平放在大腿上,下巴慢慢垂到胸部,然后使头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拉;
5、结束动作时,将手按住脖子背后、头发与头皮结合线的上边,然后从上向下按摩,或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压住脖子后面两边,自上而下按摩至肩膀。
本文转自养生大国医
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