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问题,久治不断根,原因是这里寒气
小肠属火,最怕受寒
在中医眼里,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气血相通,其性属火、属阳,其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受盛化物
指小肠接受由胃初步粉碎、向下传导的食糜,并且这些食糜要在小肠中停留一定的时间,起到容器的作用,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
泌清别浊
指小肠在对食糜进一步消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营养物质)向脾传导,并将食物残渣向下传送至大肠形成粪便、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
那么,小肠的这两个功能通过什么来实现呢?
一句话:有赖于小肠阳气的充盛!
并且,这一点已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里面的消化酶是食物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消化酶需要在适宜的催化温度(37℃-40℃)下才能正常工作。
为什么现代人容易消化不良?
因为贪食寒凉、衣着暴露、爱吹冷气等不良习惯耗伤小肠阳气,对于属火、属阳的小肠来说,阳气不足,就会动能不足,就会出现以下症状:
身体吸收功能比较差,总是吃不胖或者补不起来;
饮食稍稍不注意就会肚子疼、拉肚子;
肚脐周围冰凉、偶尔出现疼痛;
肩颈部僵硬、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在吃完生冷食物、喝完冰的饮料啤酒之后更加明显;
心慌,胸闷,经常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症。
2小肠与肩颈的关系
对于上文症状中的第1、2、3、5条,大家都不难理解,难的是第4条。
很多人觉得:小肠是消化器官,与肩颈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关于肩颈问题,西医和中医在认知上存在很大的不同——西医认为,肩颈问题是骨头问题;中医认为,肩颈问题是经络问题。
认知不同,则治疗方法不同,所以,西医重在矫正骨头,常导致越治越麻烦;而中医重在疏通经络,经络得通,气血得畅,则疼痛、僵直、麻木,甚至眩晕、眼花、胸闷等症状都会自行消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肩颈有问题,不能仅仅疏通肩颈部位的经络,因为主管肩颈的经络并不在肩颈,而在两条胳膊的外侧。它就是小肠经!
寒主收引、凝滞,当阴寒之邪入侵小肠经,经络就会不通,气血就会受阻,肩胛到颈侧的这一段自然就会因为气血不足,导致肌肉僵硬、板结,就像得不到阳光照耀的冻土一样。
要知道,小肠经的全称是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的意思就是阳气最盛之处,试想一下,原本最需要阳气的地方变得冷冰冰的,各种烦人的问题肯定会纷纷找上门来。
所以,说白了,按摩也好、推拿也好、艾灸也好,不能只知道在颈肩处折腾,疏通小肠经才是关键!
3升阳,颈肩问题的根治之法
上文说了,小肠属火、属阳,小肠经是阳气最盛之处,故而要根除肩颈问题,必须改善小肠受寒和小肠经不通的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升阳,自然,艾灸是上上之选。
那么,该如何升阳呢?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温补脾肾之阳
小肠属于中焦,与脾胃密切关联。当小肠受寒、阳气亏虚时,脾胃乃至肾的阳气也必定会受到牵连。所以,为小肠驱寒的思路,其根本在于如何温补脾肾之阳。
建议取穴:神阙、关元
每个穴位灸20-30分钟,如果担心上火,在灸完这两个穴位后,建议多灸腿以引火下行,比如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第二步:疏通肩颈部位
肩颈部位,主要灸透3个穴位:肩井、颈夹脊、大椎。
1.肩井
人体有一口井,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畅,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我们常用捏肩来消除疲劳,其实捏肩就包括了肩井所在的范围。
中医在推拿时,总是先推拿肩井,然后再推拿其他地方,最后以推拿肩井作为结束。
先推拿肩井,是为了让人体全身松弛下来,便于穴位、气血调动,效果才能好;以推拿肩井结束,是为了把先前充分松开的气血再紧一紧。
这就好比清理一口井,先要把井盖打开,接着该怎么清理就怎么清理,清理完毕,再把井盖盖上。
2.颈夹脊
夹脊穴是经外奇穴,可调节督脉和足太阳经的经气,缓解局部疼痛。针对肩颈问题,建议选择颈3-颈6夹脊穴,后正中线旁开0.5寸。3.大椎大椎又名“阎王夺命锁”,它位于十字路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会,灸透大椎就相当于打开了全身阳气的总开关。大椎不通的人,不光阳气升不上来,还会堵塞7条经络(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膀胱经、胆经、督脉)。艾灸大椎之前,为了增强效果,可以先刮痧,后艾灸。第三步:疏通小肠经有效疏通小肠经,关键在于疏通它最易瘀堵的穴位,主要是下面3个:1.天宗《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有肩颈疾患的人,按压天宗会有强烈的痛感,并向四周扩散。天宗的主要作用就是生发阳气。2.肩贞这是小肠经的常见堵塞点,此处持续不通,会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久而久之则引发肩颈疼痛,故而肩贞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肩贞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及各种肩部不适。3.后溪后溪为小肠经的腧穴,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5如何疏通肩颈
灸法最能扶阳固本、祛邪复正。仲圣正启心医道·「4.0温通专用艾条」
小贴士:
仲圣正启心医道「4.0温通专用艾条」:艾绒选自纯艾叶,特点温和,手感细腻。8道工艺精制而成,保留艾绒药性。可温通气血、散寒止痛、化瘀消滞、拔邪培元、温阳固本。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虚寒疾病以及真阳亏虚等。核心:融入了大量中医对人体的认识,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原有的一气周流回归有序化。
仲圣正启心医道·「4.0暖宫专用艾条」
小贴士:
仲圣正启心医道「4.0暖宫专用艾条」:艾绒选自纯艾叶,特点温和,手感细腻。15道工艺精制而成,可温经散寒、暖宫养血、清瘀化浊、消癥破瘕。可广泛用于宫寒不孕、痛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各种妇科炎症等。核心:一款懂女性健康的艾,调理妇科问题,让美丽无忧!
艾灸方法:推荐使用仲圣正启心医道·「4.0温通/暖宫专用艾条」悬灸,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改善后,休息3-5日,可以继续下一个疗程。
艾灸过后,还可以服用仲圣正启心医道·
培元养血固本抗衰温阳固本培补元气用“药食同源”的安心品质养肝血健脾胃升血补气养出好气色……仲圣正启心医道·升原者,补升原气也,原气左右各有所出,左出汇通于血,右出汇通于气。原气又叫“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
原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
“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体会为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01仲圣正启心医道·
仲圣正启心医道·:培元养血固本抗衰仲圣正启心医道左升原侧重于培元养血,以养心血,滋肝血,补肾精为基础,又纳补气温阳之药以配血,药力浑厚而柔和。常与针灸配合使用,左脉沉弱者尤宜。也可用于双脉平和的女性,大有养血安眠美容抗衰之功。如:失眠,经量少,贫血,面黄多斑,面色淡白,头晕,眼花,眼睛干涩,五心烦热等血虚阴虚体质为基础的各种临床症状。方组所选名贵药材皆《神农本草经》之中上品,采用药食同源的思路可常服久服。02仲圣正启心医道·
仲圣正启心医道·:温阳固本培补元气
仲圣正启心医道右升原侧重于培元益气,以强肺气,健脾气,补肾气为基础,又纳以补血滋阴药以配气,药力浑厚而柔和。常与针灸配合,右脉沉弱者尤宜。也可用于双脉平和的男性,大有益气,温阳,强肾之功。如:乏力,气短,自汗,精力体力差、咳嗽气喘、胸闷、小便不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无力、下肢浮肿、小便频、畏寒怕冷、精神不振、腰背冷痛、耳鸣、多梦、性功能减退等气虚阳虚体质为基础的各种临床症状。仲圣正启心医道
方组所选名贵药材皆《神农本草经》之中上品,采用药食同源的思路可常服久服。
仲圣正启心医道
培元养血固本抗衰
温阳固本培补元气
融汇大量古籍奥义
名师成熟验方
右升原:补肺健脾温肾
左升原:补心血养肝血强肾精
早上两袋
右升原晚上两袋左升原
健康1+1每天元气满满
药食同源滋身养心
精神好气血足
工作学习好精力
(可咨询自己的医学顾问了解更多相关详情)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导师介绍涂华新讲座介绍十七问《仲圣经方临床实战讲座》世界都在聚焦仲圣平台仲圣经方医学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涂华新导师受邀赴马来西亚讲学师友见证(部分)山西▏河南▏山东▏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重庆▏海外往期精彩回顾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15种症状发现肝脏问题
刘力红:对疫病的解读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养生与治病的关键就是养阳!
张文宏:做好这三点,就不怕身边无症状感染者!
生病,是情绪能量在身体的严重堵塞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希望仲圣平台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仲圣平台知名中医、经方临床实战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诠释中医精髓《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力量,揭秘大病、难病的思路以及方法,让您快速成名,造福一方百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