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常发,你其实应该关注胸椎
远离“脊”病,留“柱”健康。
美脊康—您的脊柱健康专家!
免费--
提到颈椎痛,最常见的就是下颈椎,即颈肩交接处疼痛。许多治疗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处理斜方肌,经过松解后确实可以缓解疼痛,但没过几天,疼痛再次复发。
那么,为什么颈痛常发于颈肩交界处?为什么在处理斜方肌后依旧出现疼痛反复呢?
这很可能是因为你忽略了它——胸椎!
那么,正确的颈痛评估思路是如何?胸椎是如何影响颈痛的?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手法与运动相结合,缓解颈肩痛并避免其反复发作呢?
文章导读
1、颈椎的完整评估方法
2、胸椎灵活度下降会如何影响颈椎?
3、颈痛的手法处理与运动康复方案
颈椎的完整评估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面对颈痛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评估检查?
使患者坐位或站立位,头居正中,两眼平视前方。依次做下列检查:
1)屈曲用颏部去触胸前,正常可屈曲35°~45°
2)伸展尽量仰头,正常可后伸35°~45°
3)用右耳触碰右肩,左耳触碰左肩。正常两耳至同侧肩峰的距离相等,侧屈约为45°。注意两肩要等高,动作时肩不可抬起
4)旋转用耳分别去触碰对侧肩,正常可选择60°-80°。注意不能抬高肩部去触碰颏部
在检查中,治疗师应当明确每节颈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颈椎有7个节段,分为C1、C2、C3、C4、C5、C6、C7。其中要特别注意C2以上为上颈段、以下为下颈段,上颈段为灵活关节、下颈段为稳定关节。C1、C2的旋转角度为35°-40°,C2---C7的旋转角度为35°-40°。越靠近颅骨,颈椎的旋转角度越大。因此,在靠近胸椎节段可旋转角度是很小的。
胸椎活动度下降会如何影响颈椎?
在脊柱中,胸椎起的旋转作用非常大。胸椎的水平面旋转角度为单侧35°,腰椎的水平面旋转角度为5°-7°。所以,身体在出现旋转动作时,起主要作用的是胸椎。
但是,胸椎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其活动度下降。那么,为什么胸椎会出现活动度下降呢?
▼造成胸椎活动度下降的原因:
1)不良体态
现代人常见的圆肩驼背头前引(上交叉)体态,会造成胸椎屈曲过多。
2)肌肉失衡
胸椎和脊柱周边的肌肉和筋膜,如背阔肌、竖脊肌、多裂肌、深层脊椎旋转肌、腰方肌等肌肉紧张或筋膜限制都会减少胸椎活动度。
3)关节退行性病变,小关节脱臼或胸腔限制等,都会造成胸椎活动度下降。
▼胸椎活动度评估
作为治疗师该如何评估胸椎的活动度是否正常呢?可以按照下方的动作判断双侧胸椎旋转度的对称性与是否一样。是否有一边存在活动度障碍或双侧活动度是否到达35°左右。
那么,胸椎失活为什么会影响颈椎呢?
正如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身体旋转主要依靠胸椎,颈部旋转也主要依赖寰枢关节,下颈段主要起稳定作用。然而,如果胸椎活动度降低,每一次旋转都需要下颈段代偿。长此以往下颈段骨关节与肌肉负荷增加,进而出现一系列损伤。
颈痛的手法处理与运动康复方案
如果经过胸椎评估,确定是因胸椎旋转角度变小导致下颈段代偿出现颈部疼痛,也不建议在存在颈痛症状的同时直接开始胸椎活动度训练。而是应该先缓解颈部疼痛症状:
▼手法处理
推荐使用剥法对颈部周围软组织进行处理:
Step1患者处于俯卧位。治疗师站于患者头端,一手水平放于患者颈椎基部水平处,手指向下
Step2使用身体重量通过手掌,稳固地向组织施加压力。在脊柱和肩胛骨之间,将手慢慢向下移动直至胸椎末端
Step3调整站位,使身体重心在手移动方向的后方,使用体重施压,沿肩胛骨内侧缘慢慢斜向滑动手掌至肩胛角下方
Step4将对侧手掌放在颈椎下部外侧。紧压组织,手从肩胛骨上部滑动直到肩峰。
Step5重复以上手法,治疗对侧
▼运动训练
通过手法处理缓解疼痛症状后,还需要进行运动训练以恢复胸椎活动度。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两个运动训练:
胸椎旋转练习一
该练习需要借助2个粘在一起的网球。
Step1将网球放在胸腰交接处,竖脊肌下方
Step2做卷腹运动,每一次小幅卷腹动作都可有效提供一个前后侧的脊柱松动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卷腹后,头都要返回到地面,双手以45°角向前伸。每一节段重复5次,随后身体向下滚动约半圆球,从胸腰交界处滚动到下颈段。无需延伸至颈椎与腰椎区域,因为这两处不需进行灵活性训练。
胸椎旋转练习二
这是跪姿支撑的胸椎练习,有助于增加脊柱前屈、后伸和旋转的组合。
Step1呈四足跪地姿势,抬起一侧的手扶在脑后
Step2做胸椎缓慢旋转运动,注意要保持骨盆中立位
Step3每侧练习5-10次
脊柱临床康复解决方案美脊康脊柱关节脉冲治疗仪——是一款集脊柱关节的分析评估、诊断治疗于一体,针对肌肉痉挛、脊柱关节半脱位和骨骼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智能康复诊疗设备。
产品用途:
主要用于脊柱关节肌张力检测、棘突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矫正及其他骨骼关节的调理以及深层肌肉的放松与调理
产品功能:
通过对脊柱棘突两侧肌张力大小的判断,分析脊柱关节是否有脱位或半脱位问题,计算机给出治疗方案,医生通过手持脉冲治疗仪对问题关节部位进行肌肉松解和矫正治疗,使有脱位或半脱位的关节和肌肉组织通过几次的矫正调理,使曾被压迫的神经得以松解,从而使患者的疼痛状况得以缓解或消除,达到康复的目的。颈椎平均3?6次,腰椎平均3?8次可基本消除症状
适应症状:
关节不明症状疼痛
椎间移位导致间歇性疼痛
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四肢麻胀
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引起的疼痛
椎管狭窄、脊柱侧弯、背部肌肉劳损
婴幼儿腹绞痛、妇女例假腹绞痛
关节活动度差、后小关节综合症
车祸等外力因素导致脊柱关节错位
落枕、闪腰、肌肉软组织损伤等相关症状
通过脊柱调理和日常保养可有效预防:
偏头疼、失眠、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
心律不齐、口臭、痛痉、不孕不育等疾病
禁忌症状:
强制性脊柱炎
骨折、手术内置钢板
化脓性关节炎、恶性肿瘤
严重骨质疏松、结构性改变
细菌、病毒性感染、脏器疼痛
切勿用于眼球、耳道、鼻梁、乳腺
子宫、睾丸、大动脉和三?月内的孕妇等
电动脊柱矫正床,整脊床最大绝对额定值
脚部延展(向上)10度
牵引(向下)20度
注意:当座椅为20或22英尺高度时,牵引会降低
侧面延展向左向右各30度
轴心转动向左向右各20度
胸部转动向左向右各20度
附加靠垫时转动向左向右各15度
头部头部牵引
延展(向上)10度
牵引(向下)20度
侧面延展向左向右各30度
轴心转动向左向右各20度
德国红外线灸疗仪产品功效:
1、红外线可穿透皮肤2.5cm,使肌肉及皮下组织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
2、具有消炎止痛抑菌、促进肌体修复的再生功能;
3、具有塑身美体改善酸性体质,增加基础代谢的功效;
4、能使身体完全放松,舒展紧张情绪,降低血糖、甘油三脂等功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