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颈肩痛 > 疾病治疗

解密肌筋膜疼痛疼痛防治问答颈肩腰背系

骨筋膜系统与筋膜针临床实践(公益)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1、什么叫肌筋膜疼痛?

通俗来说就是人体的肌肉和(或)筋膜发生了病变,受到了损伤而引发的肌肉筋膜本身或相邻、相关联的结构和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可以说,肌筋膜疼痛是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人体75%以上的疼痛都源自肌肉筋膜病变。

2.受凉受累后,感到胸背部肌肉疼痛,咳嗽、转身、深呼吸都疼痛难忍,是肌筋膜疼痛相关的问题么?还是心脏病或者其他内脏疾病呢?

通常出现这种问他可能是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以涉及多部位的肌肉筋膜,常见的有胸大胸小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表现为非心绞痛的前胸痛)、背阔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面积背痛),菱形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位于肩胛骨内侧的背痛)等。这些综合征都有共同的特点:疼痛有“扳机点”或者称“激痛点”,这是高度敏感的点,按压可引起疼痛的发作或传导,肌肉痉挛和僵硬。疼痛程度变异很大,从轻度酸痛带重度疼痛,可牵涉邻近部位。小编我在运动队时一名运动员就是会因为菱形肌的激惹点会牵涉至整个肩胛骨内侧不适,进而会影响竖脊肌(棘肌、髂肋肌、最长肌),在压痛点压揉拉伸、并且用肌肉能量技术后疼痛会大幅度减轻。

要注意:这些疼痛综合征特别是前胸疼痛要常会被怀疑是心脏疾患造成的,有些症状确实会被误诊为心脏病,医院就诊,做心电图检查可帮助鉴别诊断。背部疼痛有时也可能与胆囊病变混淆,医院就诊,请专科医生予以鉴别,切勿耽误病情。

3.有时低头玩手机久了在一直吹空调,头痛从后脑勺向上投射到头顶,甚至是眼睛,这是哪里的问题?

头夹肌与颈夹肌肉肌筋膜疼痛会有这个特点的。头夹肌引起来的后脑勺痛常投射带头顶。而颈夹肌的患者常会说除了头部、颈部不适还会有眼镜的疼痛,除了疼痛以外,看近物有视力模糊的现象,但没有出现头晕的表现。如果眼科检查后并无结膜炎的话可考虑是头夹颈夹肌的肌筋膜疼痛~~

4.为什么颈、肩、背、胸、上肢疼痛常常同时发生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部位的筋膜都是联系非常密切的,在人体力学上相关关联,因此常相互影响,西方的解剖列车筋膜链很火,我国传统的十二经筋也是有循行,两者也是由很多重合部分。二是这些部位肌肉都是受臂丛神经支配的,在神经信号传导中容易相互影响。很多久治不愈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常常颈也不会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很多肩关节问题需要从颈椎、胸椎、甚至整个后背筋膜(中医说的膀胱经上去处理)~~

5.颈椎的筋膜问题也会出现胳膊手麻么?是跟哪块肌肉相关呢?

颈椎前侧肌肉除了胸锁乳突肌之外还有一块斜角肌。斜角肌有前、中、后三条、连接颈椎跟肋骨,在深部被其他肌肉所覆盖,斜角肌间隙有臂丛神经和颈部血管走行,因此,斜角肌紧张常会引起来疼痛牵涉胸、背、肩、臂和手,表现为麻、痛、症状复杂多样,很容易被诊断为心绞痛,肩关节滑囊炎。所以颈椎的处理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处理斜角肌。不管是针刺、推拿、拉伸、起止点疗法、肌肉能量技术、小编觉得工具不是最重要,一定是要查体诊断思路明确带着想去做治疗。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6.很多低头伏案工作的人为什么脖子会觉得僵硬,且经常会觉得头痛,头晕?

连接颈椎和肩胛骨之间的一块肌肉是肩胛提肌,是低头伏案工作者常劳损的肌肉。该肌肉如果长期处于牵伸位或者颈部过去前屈位而引起来的疼痛,常表现为肩背部酸痛,有沉重的压迫感,肩胛骨活动及低头时疼痛加重,病程较长患者可能会有头痛、头晕、心烦等。在附着点肩胛骨内上角及颈椎横突可摸到硬性结节或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并向枕部及上肢放射~~

不管是针刺、推拿、拉伸、起止点疗法、肌肉能量技术、整脊、理疗小编觉得工具不是最重要,一定是要查体诊断思路明确带着想法去做治疗,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腰痛的厉害,腿也是痛痛麻麻的、走路、弯腰、床上翻身也很困难,一定就是得了“椎间盘突出“”么?

首先呢,要跟大家明确一个概念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影像学的诊断,后者是有了影像学诊断出相应椎间盘突出节段,并且患者主诉与医生查体相应疼痛有不适的地方与突出节段相吻合才能确诊为突出症。真正的由椎间盘突出引起来的腰腿疼痛患者并没有那么多,很多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手术后其实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仍然有腰腿后遗疼痛。事实上,大部分的腰腿痛都是肌筋膜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常常成为了腰背肌筋膜的“替罪羊”!

2.听说有一种病叫腰三横突综合征?一般都有什么表现呢?

每个椎体都有一对伸向两侧向翅膀一样的骨性突起叫横突,是肌肉和韧带附着的地方。第三腰椎横突叫腰3横突,腰椎横突有腰背筋膜附着,对腰部稳定和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第一第二腰椎横突侧方有肋缘保护、第四五腰椎横突有髂骨保护,只有第三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中段,没有肋骨和髂骨保护,且横突最长,所以受力最大,较其他横突更容易产生损伤。但不意味着其他椎体横突就不会受伤,有的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患者会表现为下腹痛,至普外科被误认为是阑尾炎也不在少数。但是这种腹痛没有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腰三横突症可在横突尖部触及明显的筋结,压痛明显。从侧方压揉进去会产生很明显刺激。小编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病人!在这儿就不展开说了,有想讨论的可以后台联系小编!

3.长时间久坐或者开车后,出现下腹部痛伴有腹股沟痛,已排除了结石,内脏疾患,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极可能是髂腰肌筋膜损伤,长时间开车、常年伏案工作或学习,坐姿不当都会损伤髂腰肌筋膜。髂腰肌由髂肌与腰大肌两块肌组成,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伴有同侧腹股沟区疼痛,可能还会有腰痛,大腿前侧等症状,活动时疼痛剧烈。检查时在下腹部、腹股沟区可会有明显压痛点,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经常会被误诊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行B超、x线、尿常规检查可鉴别。

4、腰向两侧弯时候疼明显,行走困难,咳嗽,打喷嚏加重是哪里的问题?

这种问题常见于腰方肌损伤。腰方肌位于髂骨上缘,止点位于第12肋骨和上腰椎横突,作用使身体向两侧弯曲。它损伤后会导致腰部向两侧弯曲明显受限,严重时腰背痛,站立,正常行走都有困难,咳嗽。打喷嚏疼痛会加重,并且还会有向臀部后方,向腹股沟前侧的放射痛。腰方肌可以说是引起来腰痛的首要原因,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方肌损伤有个特点是侧卧在床上可以缓解疼痛。

5.梨状肌在身体的哪个部分?坐骨神经痛与梨状肌综合征有什么关系?

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一块小肌肉,坐骨神经在坐骨大孔处紧贴梨状肌边缘穿出骨盆至臀部及下肢,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患者常因为劳累、受凉发生梨状肌劳损、水肿、甚至紧张挛缩,进而累及坐骨神经,产生了坐骨神经的症状,就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压迫梨状肌处有明显的压痛,而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患者侧卧、患肢伸直,当患者髋关节内收内旋动作时,当出现坐骨神经沿线放射痛,即为试验阳性。)它的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症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

下面给大家分享今天看到的干货~~

Boden教授让67名没有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和神经性跛行的志愿者接受了腰椎的核磁共振检查,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范围20至80岁),然后由3名不了解志愿者症状和情况的神经系统放射学专家对影像结果进行评估。

最终他们发现,有28%的人群存在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病变或者椎管狭窄。其中,在年龄小于60岁的53例志愿者中,20%的人群(10例)存在椎间盘髓核突出,1例患者存在椎管狭窄。在年龄大于60岁的14例志愿者中,57%(7例)的人群存在影像学异常;36%的人群存在椎间盘髓核突出,21%的人群存在椎管狭窄。20岁至39岁的人群中有35%的人存在至少一个节段的腰椎间盘退变或者膨出,在60岁至80岁的人群中只有1个人没有上述病变。

Boden教授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现象:那些没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跛行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的健康人群也会存在影像学上的腰椎病变影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核磁共振上出现椎间盘和椎管退变的几率会越来越高。因此,Boden教授认为对于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病变需要仔细评估,将年龄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切勿轻易根据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而进行手术。

希望上述的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对于我们来说能处理好软组织问题就能解决一大部分问题了。最近小编在临床中在遇到腰痛的病人常规处理后,在用肌内效贴布想要给腰椎达到我自己想达到的目的,非常顺手,话不多说,先上图。病人反馈特别好,用了Olaf的肌肉贴扎技术,韧带加压技术。

-END-

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分享或点赞!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如医院医生或诊所医生积极治疗。

2、本文来源网络,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ngk.com/jjtzl/11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