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nbsp我们不陌生,却也不
64岁的张阿姨近一年常有头晕,一个月前突然晕倒,没一会就醒了,儿女们不放心,医院检查一圈,头颅、血管查了个遍也没发现问题。医院举办的健康教育活动,了解了颈椎病可能会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等医学知识,她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到康复医学科做了个颈椎核磁共振,果然是颈椎病引起左侧椎动脉孔变窄,影响头部供血,造成位置性头晕。查出问题,儿女们也安下心来,带着她每天做理疗,一个月后头晕症状得到了减轻,一家人很是欣喜。
32岁的某公司白领张先生从25岁起就被诊断为颈椎病,在他工作的单位,有颈部不适的同事不少,所以,他觉得颈椎病无关大碍,生这样毛病的人多了去了!
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
颈椎病,似乎与我们的生活越走越近,过去只是人到中年才会犯的毛病,如今已经年轻化,几乎人尽皆知。目前随着工作、学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年轻人特别是办公室职员及学生,伏案工作及电脑办公的时间较长,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颈部肌肉过于疲劳,椎体间相互摩擦、增生,容易诱发颈椎病。白领、司机、学生、工人、农民等职业人群,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最小十几岁的学生都会有颈部不适,摄片显示颈椎退变的情况出现。
据资料,9.5%的男性和12.5%的女性主诉有慢性颈痛,颈椎病的总体发病率为24.4%。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颈肩腰腿痛”已成为困扰全世界约10亿人的常见病,而在中国,约有2.6亿人曾出现过颈肩腰腿痛,高发年龄已经降到了30岁以下。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脑力工作者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颈椎病的发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往往使人疼痛不适、容易疲劳、失眠,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如颈肩部、后背部酸痛、转头或抬头时头晕、耳鸣、手指麻木、上肢放射痛、二便功能受限、下肢踩棉花感、无心脏病史的心慌、易出汗、口干等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有七种类型
颈椎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颈椎病根据压迫位置不同通常可分为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食道型及混合型。不同分型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同。
颈型常表现为头颈肩部酸痛不适并伴有压痛点,稍作休息或活动后即可减轻。
椎动脉型可出现偏头痛、体位性头晕,即颈项位置改变而引起的头晕,严重者可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
神经根型可诱发上肢麻木、疼痛、无力感,严重者影响日常睡眠及生活自理。
脊髓型典型表现为出现脚踩棉花感,严重者可出现二便失常。
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也缺乏明确的诊断依据,可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心烦、失眠、情绪失常、性情大变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类似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食道型常有食道异物感,影响正常进食。
混合型可出现以上两种或多种症状混杂,较为复杂。
对于影像学的检查,通常建议患者拍摄X光片,如有头晕等较为严重症状,可颈椎核磁共振(MRI)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认,制定治疗方案。
颈椎病的保健常识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几乎无法彻底治愈,随着年龄增长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保健预防疾病加重或复发,因此颈椎病预防非常重要,主要的日常生活保健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的睡眠姿势人的一生有1/4~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姿势不当是诱发和加重颈肩部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枕头:枕头是睡眠时保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所谓“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生理曲线的位置。理想的枕头应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使颈和肩部肌肉放松。如果枕头选择和使用不当,不仅破坏颈椎椎管外在的平衡,也直接影响到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局部组织的解剖状态。因此,必须重视枕头的高低、枕芯的填充物及枕头的形状等问题。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头高”的元宝形为佳。枕头的长度一般以超过自己肩宽10~16cm为宜。枕头的高度一般以8~15cm为宜,或采用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枕头的宽度也要合适,要将头及颈部完全承托。颈部不能悬空,否则入睡后,肌肉松弛,颈部过度前屈,容易引起颈部不适或落枕。以质地柔软不硬、透气性好为原则,而且要求有较好的可塑形性,市场上也有一些理疗枕可供选择。
体位: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屈曲,这样的体位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保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要使患者感到舒适,达到全身肌肉放松、恢复疲劳和调节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
床铺:合适的床铺应有较好的透气性,能符合人体各部的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保持颈椎、腰椎的正常生理曲线,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如棕绷床、铁床、木板床等。
除了睡眠时要采取良好的体位外,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避免颈部同一姿势时间过长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或看电视等同一姿势会加重颈部肌肉劳损,劳损本身会引起肌肉疼痛,还会继发颈椎曲度变直和颈椎骨质增生,严重时发生颈椎失稳和椎间盘突出,继而压迫血管和颈部神经,产生疼痛、麻木和头晕等症状,因此,避免颈部同一姿势时间过长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从事低头工作、头颈部前屈或特殊姿势职业的人,如教师、编辑、会计、打字员、钳工、刺绣工、雕刻工等,尤其需要纠正和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1)定期改变头颈部的体位;(2)定期远视;(3)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4)工间适当休息。
避免颈部受寒
颈部受寒会使颈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疼痛的各种炎症因子不能得到排泻,继而诱发和加重颈部疼痛;颈部受寒还会使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失去弹性,更加易于损伤。因此,应避免在各种环境下颈部受寒,冬季配戴围巾、夏季避免空调直接吹拂是常见的保护措施,建议在冷空调房中患者颈部可以用围巾围护。
颈部肌肉锻炼
正确的颈部肌肉锻炼一方面能够预防肌肉疲劳,另一方面能够增强颈椎周围肌力,从而使颈椎间连结更稳定,减少发生颈椎病的可能。颈部肌肉锻炼的方法很多,常见方法比如“米”字操。锻炼时,应注意宜缓不宜快,宜轻不宜重,避免向加重疼痛的方向活动,颈部失稳时避免向加重头晕的方向运动。
避免颈部外伤
外伤可能损伤颈部肌肉和韧带,并进一步破坏颈椎的稳定性,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颈椎病的治疗新技术假如日常保健措施不当,颈椎病仍然发病或复发,除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往往具有良好的疗效,根据颈椎病类型可以选用牵引、低中高频电疗、光疗、磁疗、运动疗法和中医治疗等治疗措施,多数病人颈肩痛、手麻、头晕等症状会逐渐缓解,病情不能缓解时,除手术治疗外,一些新的治疗技术也可以尝试使用。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非手术减压系统在美国临床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非线性对数减压力方式使颈椎旁肌肉在低于蠕变极限的变力作用下发生应力松弛,再通过特定角度的牵引使最大牵引分力作用于病变椎间盘,椎间盘内形成负压,负压一方面能够促进椎间盘回纳,另一方面能够使营养物质向椎间隙渗透滋养椎间盘,前者能够使压迫的神经根减压,后者能够修复损伤的椎间盘治疗椎间盘源性颈部疼痛。本科开展的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舒适的脊柱减压治疗方式。
肌肉关节振动治疗系统一般认为,低频率的机械振动能够缓解肌肉痉挛和紧张,肌肉关节振动治疗系统将这一原理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能够使颈部紧张肌肉得到放松,使颈椎小关节紊乱得到纠正,振动产生的热能还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从而从多方面改善颈椎病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疼痛。
微创治疗近年来颈椎病微创治疗发展迅速,对于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的神经根型、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疗效。微创治疗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等离子射频治疗和椎间盘镜比较常见,它们都可以通过小切口切除颈椎病变椎间盘中的髓核组织,从而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痛和上肢麻木。
专家简介
白跃宏上海交通医院康复医学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医学博士,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骨康复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擅长骨科颈肩腰腿痛的诊断治疗与康复;尤其是慢性下腰痛(即“腰肌劳损”)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与康复。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