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治疗锻炼的误区
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有过颈肩腰腿痛的体验,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造颈肩成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人体所有系统,多以慢性疼痛为主,呈反复发作,大概涉及到一百多种疾病。但最常见的是颈椎病、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误区一:颈肩腰腿、关节痛不当病。
有的病人认为颈肩腰腿、关节痛十分常见,痛不死人,因而不愿意接受精细的检查,系统治疗,只是自己贴些膏药,按摩,服些药了事,致使病痛长期找不到原因,不断的反复,加重了症状,无从治愈。
误区二:花钱检查是浪费。
张先生经营着一家小有规模的电子公司,成天忙碌,非常辛苦。近段时间他经常感到腰酸背疼,一个朋友要他到诊所去打了一针。这一针下去腰真的不疼了。
此后,张先生只要腰疼就去打一针。就诊时建议做腰部CT。检查结果显示,在腰三椎部位有一个很大的肿瘤,立即做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验是恶性,张先生和家人连称“万幸”。
腰腿疼痛是多发病,引起腰腿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如:急慢性损伤、退行性变、炎性病变、肿瘤、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等等,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确诊率也越来越高。根据不同的情况须摄腰CT、磁共振等方可明确诊断。这些检查有的价格较高,但充其量只是达到诊断目的,而非治疗手段。有的病人或家属却认为病还没看就花了许多钱去检查、化验,而不是治疗,对医院或医生很有意见。
再比如,很多人只要肩部感到疼痛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得了肩周炎。事实上,大部分肩膀痛并不是肩周炎引起的,真正肩周炎引起的肩痛只占20%左右,更多的是诸如: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等疾病所引起,甚至可能是颈椎、心脏、胆囊等脏器的原因。其实,自称肩周炎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肩袖撕裂,这个数据值得震惊,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50岁的林阿姨打羽毛球时用力过猛,回家后感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抬手臂时疼痛难忍,甚至连洗脸、梳头、挂晒衣服都很困难,到了晚上肩膀的疼痛让她难以入睡。邻居们说她得了肩周炎,看网上说肩周炎患者需要加强运动,多做“手爬墙”、“双臂伸展”、拉筋等锻炼,于是每天忍着剧痛活动肩部。可是两个月过去了,疼痛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日益加剧。医院检查后发现,林阿姨的肩痛是由于锻炼时用力不均而导致的肩袖损伤,与肩周炎是两码事。
误区三:迷信一种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不见效,就想放弃治疗。
比如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保守治疗要经过十天以上,而且不是一种治疗方法就能解决,严重的需要手术,不见有效,便失去了信心,甚至放弃治疗。针灸、牵引、按摩、内外用药等方法,应该说哪一种方法也能治好一部分患者,但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治所有的病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疗法是禁忌的。因而,正确的态度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影象学检查选择适合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治法,不能片面夸大、迷信某一种疗法,也不能从主观上抵制某一种疗法。
误区四:只要不工作不运动就是休息。
颈肩腰腿痛大多是运动系统疾病,治疗原则要求减少运动,增加休息。但有人认为不上班即是休息。于是整日坐着看电视,搓麻将,打牌,玩电脑游戏,结果比上班还累,加重了脊柱负担。
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也应省着用,认为是平时运动少了,关节“生锈”了,应加强体育锻炼,多做登山、爬楼梯运动。“爬山、爬楼梯对老年人并不可取。”因为上山或爬楼梯时,膝关节的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膝关节的疼痛。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老年人锻炼身体,最好采取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方法。平时不要提重物上下楼梯,以坐电梯为宜。
误区五、六:听信广告或听信偏方、秘方有奇效。
许多所谓的偏方、秘方,尤其是那些声称多少代祖传,杜撰编造的多,不可轻信。医院是不能做广告的,医院却大做广告,广告目前尤其是涉及的医学治疗药物广告,都不是专业医疗团体的,找了些演员办成医生进行虚假宣传,天花乱坠。
误区七:治愈后不再防护。
除了肿瘤、结核、畸形等病因外,颈肩腰腿痛由于劳损而发生内结构性疾病,治愈后仍需注意,防止再次受伤。如果做不到这些,症状便可能复发,甚至加重。
误区八:认为手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状态。
大多数的患者可以应用保守治疗方法治愈,手术,是解决患者部分疼痛症状的方法之一,比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手术后就可以完全好了,手术只是解决了部分压迫造成的疼痛及手足麻木症状。手术后脊柱的正常结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不能胜任中、重体力活动,并且容易再次发病。
误区九:治疗见效即以为愈
很多患者治疗见效80%即认为痊愈了,于是不再进行治疗.如是,重操旧业,很快症状重新出现,甚至加重。再觅他医医治,亦如此,循环几次,叹曰:这种病是治不好的.
几个需要强调的问题:
1、睡硬板床不是睡床板!
有些人出现腰疼问题,去看医生时,经常得到的建议是:睡硬板床吧!于是有些人就回家撤掉床垫,在床板上铺上一层薄薄的床单就睡,认为这样就是遵医嘱了!人体正常脊椎生理结构从侧面看呈一个S形的生理弯曲,如果睡太硬的板床,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时间长了还容易造成劳损,加重腰酸背痛等症状。
过硬的床,对身体突起骨头、关节还有一定的影响。睡在过硬的床上,只有头、背、臀、脚跟几个点来承受压强,脊柱会处于僵挺紧张状态,需要腰背肌肉来支撑,睡眠时达不到应该有的放松效果。
有人又说了,那就是床越软越好了?过于柔软的床,人躺在上面会使脊柱呈弯曲状态,短期会感到腰酸背痛。长期这样,还会造成身体中段下陷,身体上部肌肉松弛,下部肌肉被拉紧,容易造成腰肌和骨质劳损,甚至引发脊椎弯曲或扭曲!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果长时间睡软床,会影响其脊柱的发育,导致驼背、脊柱弯曲变形!
所以,医生说的建议睡硬板床并不是说直接睡硬板上,而是在床板上要垫3~5厘米的软垫,即上面比较柔软而下面是硬木板的床,这样才符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选择床垫时,选什么样的呢?
软硬度:记住3:1。记住一个原则:床垫不能硬到不变形,也不能软到变形太大。选床垫时不妨按照3∶1的原则进行,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下陷下去1厘米合适;10厘米厚的床垫也一样,稍微陷下去3厘米软硬较适中,以此类推。
贴和度:平躺用手测合适的床垫能使脊椎保持自然的伸展度,与肩、腰、臀完全贴合,不留空隙。教你一个方法:平躺在床垫上,手向颈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间这三处明显弯曲的地方往里平伸,看有没有空隙;再向一侧翻个身,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身体曲线凹陷部位和床垫之间有没有间隙。若手能轻易在缝隙中穿插,即表示床太硬。若手掌紧贴缝隙,就证明这个床垫与人在睡眠时颈、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线贴切吻合。
厚度:弹簧床垫12~18厘米。床垫可不是越大越厚就越好,而是与它的承托力有关,尤其是弹簧床垫,若弹簧长度不变,底面垫料加厚,换来的并不是良好的承托力。弹簧床垫比较理想的厚度是12~18厘米。当弹簧因质量问题发生变形时,则会影响承托力,要及时更换根据材质选床垫不同的床垫适合不同的人群。
床垫8年就该换床垫用久了也得更换。像现在用得较多的弹簧床垫,如果时间久了,弹簧失去弹性,承托力就会受到影响,再接着用下去,不利于维持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一般来说,8~10年的床垫弹簧已进入衰退期,再好的床垫,15年也该“退休”了。
饮食方面的调节:
多食两素。两素是指维生素和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B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有些脂溶性维生素易引起缺乏,应适当吃些牛奶、米糠、麸皮、胡萝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饮食研究发现,60—90岁的杂食人群中有3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常年素食的人只有18%的患有骨质疏松。因此食谱中增加素食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