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家庭保健疗法
颈肩腰腿痛是许多人都亲身经历过的常见症状。颈肩痛和腰腿痛是一临床多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以慢性损伤为多,且症状较为隐蔽,容易被人们忽视。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白领”一族和“手机族”经常出现头晕目眩、腰酸背痛的症状,这主要是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不变,颈部、腰背部肌肉疲劳和血液供应不足所造成的。一旦这种情况反复发作,就容易引起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可能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退变:腰椎骨关节炎、小关节紊乱、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内脏下垂等;
炎症:脊柱结核、化脓性骨髓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神经炎、脊髓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尿路结石等;
肿瘤:转移癌、血管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脊髓及神经根肿瘤、胰腺癌、盆腔肿瘤等;
发育及姿势异常:隐性脊椎裂、脊柱侧凸、后凸脊膜膨出、血管畸形、游走肾等。
颈肩腰腿痛的症状
1、颈肩部疼:以颈部肌肉、筋膜慢性劳损为主,多因低头伏案工作、姿势不良,过多使用空调风扇后受凉所致。主要表现为颈肩部麻木、疼疼,可伴有头疼、头晕、背部酸沉及上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转头困难、颈部僵硬、起床困难。
2、上肢疼:由于上肢长期持续一个姿势,导致肌肉、肌腱、筋膜劳损,常见于长时间抄写、打电脑键盘、手握鼠标等工作中。表现为一侧(多见右侧)上肢酸沉疼疼、麻木无力、抬腕困难。同时,上肢疼也可由颈肩部病变所致。
3、腰背疼:如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棘上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等。多因久坐、不良姿势、过多使用空调、风扇所致。表现为腰背部疼疼、酸沉、僵硬,不能久坐,弯腰困难等。部分腰背部疾病可同时出现下肢酸沉、麻木、疼疼等症状。
4、下肢疼:如腰椎间盘突出、臀部肌肉劳损、膝关节副韧带损伤等,多因不良姿势、受凉、受潮,也可由腰部病变所致。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疼、麻木,膝关节疼疼、上下楼困难等。
颈肩腰腿痛该如何预防呢?
一、避免过度劳累:
1、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重复同一动作,如打电脑、上网、打牌、麻将等,
2、同一姿势持续30~50分钟后,要做2~3分钟的头部和腰部放松运动,
3、精神高度紧张;避免过度房事。
二、纠正不良姿势:
1、坐:不宜久坐,不宜坐在软沙发;应坐在硬板凳,而且腰要挺直;不要翘二郎腿,不能盘腿,坐位工作应尽量避免驼背、低头,不要伏在桌子上写;乘车时避免上下颠簸。
2、立(站):腰要挺直,不宜弯腰,且多站少坐;
3、行:行走要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前方;不宜进行快速跑步、跳跃,以慢跑或散步为宜,不宜一手提重物或单肩重物。
4、卧:合理应用枕头,避免高枕(但是亦不宜过低)。不宜睡过软的床,要睡硬板床。在睡觉时仰卧位并在腰部垫一个4~5厘米的毛巾;不宜半卧位看书或电视。
5、其他:不宜搬取重物,搬取物品时先双膝屈曲下蹲,然后再搬取物品,否则容易损伤腰部,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
三、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1、生活起居,工作环境要干燥温暖。
2、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
3、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
4、冬季的睡床要保证温暖,可使用电热毯。
5、夏季时空调不宜开过冷,电风扇不要对着颈部、肩部、腰部吹。
6、睡硬板床。
7、每天做颈保健操。
患上此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保健操
(一)强颈固肩操。此法为钟小文博士独创,目前临床已有很多病患受益。
动作要领:
1.头颈、躯干保持挺直,双手交叉抱于枕后,向前用力与头部对抗;
2.对抗过程保持头颈与躯干笔直,下巴内收不要抬起,双手尽量打开外展;
3.每次对抗力量保持均匀,持续时间为30秒~60秒,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5组,可逐步延长每次持续时间。
每当长时间伏案或低头后可做此锻炼,颈肩痛亦可,随时可以进行,养成习惯;
4.动作看似简单,但需注意几个要点:
a.保持头颈躯干的挺直
b.持续均匀的力量对抗
c.下巴内收,双臂展开
d.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二)小飞燕
小飞燕就是人们模拟燕子飞行姿势进行肢体运动,以达到锻炼腰背肌,缓解腰部、颈肩部等部位的劳损等保健作用的目的。它与瑜伽比较相似。小燕飞适用于: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裂、轻度腰椎滑脱、腰椎术后等。与小燕飞功效类似的运动有蛙泳等。小燕飞的动作分为站立式和俯卧式两种。我个人推荐俯卧式。
俯卧式“小飞燕”动作要领:
1.腹部着地,头部及四肢伸直抬起,如燕子飞行般,抬起幅度不必过高;
2.每次持续时间为20秒~60秒,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5组;
3.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不要过度追求持续时间或抬起高度,逐步延长每次持续时间,如锻炼过程出现抽筋或疼痛则要停止;
4.动作最好于平整地面或有支撑的床面进行。
二、穴位理疗
能够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穴位很多:例如肩井、天宗、腰阳关、肾俞、居髎、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风池、风府等等。
操作中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定位要准确。如何确定有无找准穴位,标准就是要产生气感,气动则效至,不论是艾灸或是点穴,能否产生好的疗效,产生气感是重中之重,大凡痛,酸,胀,麻等均是产生气感的体现。找穴位一定要分清“痛”与“疼”,“痛”是气感的表现,而“疼”则不是。
2、艾灸穴位要灸透,才能产生气感。
3、艾灸穴位时间要够,一般要每个穴位艾灸5-15分钟,要是做了按摩推拿后做艾灸,时间可以减少至5-10分钟。
4、艾灸时,患者以平躺卧位为宜。
三、中药外洗和热敷
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宜使用冰块冷敷治疗。局部冷敷有助于减轻组织的渗出、肿胀,有助于减轻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从而可以减轻疼痛,冷敷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急性发病后的两三天内。另外,应当注意,在冷敷时不要一次冷敷时间太长,不要让冰块在一个部位过长时间停留,以防止局部皮肤冻伤。冷敷时以每次10分钟至30分钟,每天5至10次为宜。
热敷治疗可改善局部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已经出现的肿胀以减轻症状,一般适用于慢性期的病人。可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电热手炉等进行局部外敷,红外线灯泡照射或普通白炽灯泡照射也能产生局部热疗的作用,大家还可到中药店买续断、杜仲、伸筋草、透骨草、当归、牛膝、丹参、羌活、海桐皮、姜黄、防己、赤芍各30克,细辛、洋金花各10克,加水~毫升,浸泡30分钟,用大火煎煮至沸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加入老陈醋毫升煮开即可,先熏后洗患处或者热敷,注意不要烫伤,温度高时可在痛点部位多垫几层毛巾。1剂药夏天可使用3~5天,其他季节可使用5~7天。有时间的朋友最好每天热敷2次,每次1小时。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损伤等症。
欢迎免费咨询家庭健康保健问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