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牖穴治疗颈源性头痛
手少阳三焦经第16个穴位:天牖(TiānYǒu)穴。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位置: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释文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
牖,窗户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
治疗病原性头痛中医认为天牖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功效。常用来治疗头痛,头晕,面目浮肿,暴聋,颈项强痛等疾症。尤其对于颈源性头痛具有很好的效果。
颈源性头痛的发生与头颈部经络气血不通有很大的关系,不通则痛。颈源性头痛在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长时间低头作业,可造成颈部筋膜处于异常紧张状态,使得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肌肉僵硬,长期下去可使筋膜挛缩,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从而引发头痛,颈部疼痛和僵硬感等一系列症状。颈源性头痛病程较长者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降低,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易疲劳,生活和工作质量明显降低。
天牖穴,为颈项部八要穴之—,刺激它可以疏通经气,调畅气血,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注意:由于许多人长时间待在电脑旁低头工作,造成颈源性头痛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大家不要总是待在电脑旁,伏案工作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就要站起身活动10-15分钟,并尽量抬头或者用双手按摩颈部几分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的紧张状态。
穴位配伍1.配外关穴、率谷穴可以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2.配人中穴、迎香穴、合谷穴治面肿。
3.配听宫穴、液门穴治耳聋。
4.配廉泉穴、合谷穴、翳风穴治喉痹。
5.配颈百劳穴、后溪穴,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肌痉挛。
6.配睛明穴、太冲穴,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痛。
7.配听会穴、四渎穴,有通络开窍的作用,主治暴聋。
8.配外关穴、率谷穴缓解治疗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9.配风池、率谷主治偏头痛;
9.配肩髃、曲池主治肩臂痛;
10.配悬钟主治落枕。
天牖穴功效:补阳化湿,清头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等。
1.《针灸大成》: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中痛。
2.《备急千金要方》:天牖、曲渎,主暴聋。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
4.《类经图翼》:天牖穴不宜补,亦不宜灸,灸取令人面肿。
日常保健1.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
2.由于天牖穴在颈部,不适合使用艾灸,拔罐或刮痧等方法。
3.平时按压天牖穴,如果感觉到有些发硬,就说明头部的血液循环不太好,这时可以以中指用力按压,直到把天牖穴压得发软,大脑才会感到轻松舒服。
4.按摩天牖穴课缓解治疗头痛头晕、耳鸣耳聋、项强、目痛面肿、暴聋耳鸣等。
白白浩老师医白浩老师,从事中医药工作20余年,一直默默为百姓治病,常年受邀带学生上山识药采药,熟悉秦岭多种中草药,熟悉制作药材。
想了解更多九制熟地黄、九制黄精、九制何首乌等的功效、使用、养生、制作等知识的,可以加白浩老师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