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养生秘诀牵颈提神
初学中医传统功法者经常会被老师提醒,要做到“头往上拎,下颌微收”,即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牵颈提神”。而这个动作与“舌抵上腭”一样,做起来简单且对养生意义重大,长期坚持,还可以使人的气质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秘诀概说
“牵颈提神”来源于传统功法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那么,什么是“牵颈提神”呢?“牵颈”就是微微将颈部向上牵伸,头要端正,不可偏斜、俯仰、摇晃,同时要记住目视前下方,这时候人体自然而然的就会收回下颌;“提神”就是让头颈保持一定的活动空间,做到“用意不用力”,即不可过度用力伸直向上顶,而是要提起精神,用意念使头往上拎,且使颈部有伸缩的空间,维持其良好的弹性(见图1)。
传统功法习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牵颈提神”呢?这是因为头在人体中处于最高层,“地位”最高。头的主要作用就是提携全身,好比军队的元帅。头要保持端正,不仅仅练习功法如此要求,生活中做其他事情时也是同样要求。头最忌讳的是不端不正,歪歪斜斜,如果那样,不仅练功练不好,平时的仪容仪表也不会好。再者,从西医角度看,脖子歪歪扭扭,时间一长容易患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颈部疾病。而从中医的角度看,头乃六阳交汇的地方,即足三阳经、手三阳经交汇在头部;此外,人体的任督二脉,也交汇在头部。因此,若头不端正,则影响经脉气血运行,神明失养而致五脏六腑机能紊乱,人就容易正气不足,感邪生病(见图2)。
操作要领
牵颈提神可单独习练,动作简单易学,且方便快捷。动作要领如下:
两眼略俯视前下方,面部自然端正;
●下颌微收,口唇微闭,舌抵上腭;
颈部要自然竖起,感觉颈部向上牵伸,不要过度用力,保持良好弹性(见图3)。
作用解析
首先,做到牵颈提神有利于动作的规范。任何养生功法的锻炼都要求练习者身体保持端正,精神要集中。而牵颈提神,就是使头颈部乃至整个脊柱都拉伸并且促使其端正的动作,这样有利于动作的规范。另外,做到牵颈提神,还能够使人的精神提起来,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和传统功法的韵味。如果摇头晃脑,歪着脖子,就会影响颈部气血运行,造成颈部僵硬疼痛,乃至运动障碍(长时间低头或者头部姿势不端正,将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而引起头晕头痛、颈部不适的症状)(见图4)。
其次,做到牵颈提神有利于阴阳平衡。外形上的牵颈提神和内在的阴阳平衡有什么关系呢?传统功法经常要求气沉丹田,讲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其实和牵颈提神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气机运转、阴阳平衡(见图5)。
牵颈提神时,有利于促进气机运转向上升为阳;气沉丹田时,有利于促进气机运转向下降为阴。气机升降处于动态平衡,阴平阳秘,这样运动才能和谐,生命力才能旺盛。
最后,牵颈提神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因为牵颈提神能锻炼人的精气神。另外,功法练习通过牵颈提神、气沉丹田,使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气升降出入功能正常,人体之精能输布至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人体四肢,从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还对人的大脑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中医讲:神聚则生,神散则亡。功法练习之所以能够养生,除了锻炼肢体、有氧运动,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人的精气神。精神提起来了,人就精足神聚,自然能长寿。如果锻炼时低头弯腰,或者摇头晃脑,则精神萎靡,神意涣散,那就不利于培养人的精气神。
在平时的行、走、坐、卧以及聊天、工作时,也可以练习牵颈提神,同样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若能坚持长期习练牵颈提神,可以使人精神面貌容光焕发,充满自信,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难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