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声音刷屏支持姚老师,原因何在职称评审
教师职称关系到每位老师的荣誉、工资、教学成绩、施教水平、综合能力等,是老师教学生涯中,最为看重的大事。因为每年名额限制,老师们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在所不辞。
01职称名额的限制,使教师倍感凄凉
讲台春秋教师生涯,每位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教师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的高级职称是“僧多粥少”,有的老师甚至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了连个中级职称也没有如愿,最终泪水洗面,职称成为了心中永远的痛。
有的老师不会联络感情,即使条件够了,却与高级职称擦肩而过。
春节前,我去看我的一位退休老同事,他因为评职称事情,与原来的“教办室”领导吵了嘴,参评职称时儿子16岁,结果孙子六岁时他退休了,职称还是没有着落。
02职称评审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任劳任怨者落泪
高级职称名额的限制,催发了一些老师不得不能虚作假。体现教育教学成绩和教研科研,有的需要省级论文证书,有的需要在“CN刊号统一发表”文章等,这些对于多数老师来说是很无奈的事情。
老师们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神通广大”的人,用金钱换取所需要的所谓“论文证书”、“CN统一刊号的杂志发表”。
有的老师一口价,找专门办理职称的领导“黄牛”开路,人情、证书、包过等;有的老师为了晋升职称,不断地请客送礼,联络感情。
有的领导把职称评审作为自己发家致富的路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评价起来教师说的头头是道,其实自身是灵魂最肮脏的败类。
职称评审的现实是残酷的,老实巴交的教师就吃亏了,最终职称与他们无缘,只有含着泪水与讲台说再见。
03容易晋升职称的老师不教学,教学的老师却晋升职称难
职称评审普遍存在一种诟病,容易晋升职称的老师多数是不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如学校领导,中心校领导,进修学校老师、教育局工作人员等。
而真正在一线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的老师,却是“一年又一年,两眼泪涟涟”,“拼命教学,职称拒绝”的下场。请问法理何在!
04乱用权力乱扣帽子,忍气吞声职称无缘
职称评审无论对错,多数老师选择了隐忍,敢怒不敢言。即使说了也是白说,说多了,领导会“上纲上线”给你扣帽子“扰乱工作秩序”“倒弄是非”,轻者批评教育,重者下发一纸盖有红印的“处分决定”书。
如果你老实本分地教书,忍气吞声,职称到“驴年马月”也落不到身上,别的老师还说你是个“窝囊废”。
职称晋升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如同农村的牛犊,蹦跳不听话,就给你栓上绳子,再敢蹦跳不听话,给你扎鼻子,只有好好出力,听之任之慢慢煎熬。
05姚老师职称评审“不公平对待”的事情,点燃了老师心中的痛点
职称评审长期以来备受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