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颈肩痛 > 诊断方法

梅西与内马尔接连输给拜仁,原因如出一辙,

个人与整体的对抗,是足球世界亘古不变的话题。前者代表着孤胆英雄的豪迈,后者则以团队至上的严谨为根基,有时候东风压倒西风,有时候西风压倒东风,充满了不可预知性,而这也是足球的魅力之所在。

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球迷来说,心底难免都会有一个属于孤胆英雄的梦想,在生活中注定难以实现,便忍不住寄托于球场之上。于是乎,像是马拉多纳、巴乔、梅西、内马尔这样的孤胆十号,注定会被寄予更多的期待。许多球迷强忍着睡意也要守在电视之前,正是想要见证这些孤胆英雄凭着一己之力击败那些整体型球队。类似的念想,其实也算是人之常情了。

只不过,随着足球比赛越看越多,蓦然回首却突然发现,孤胆英雄们固然上演过万千奇迹,可在绝大多数的大型赛事中,孤胆英雄都很难笑到最后。往往,都是那些集体型球队站在了最终的领奖台上。就比如,本赛季的拜仁慕尼黑。更加让人玩味不已的是,这支德国老牌豪门一路走来,居然接连战胜了梅西与内马尔,这两位把孤胆英雄几乎诠释到了极致的绿茵奇才。

任谁都知道,梅西与内马尔,这对昔日的巴萨队友,大抵算是当代足坛最好的两位十号位球员了。对于这两位不世出的天才而言,能传能射只能算是基本技能,单赛季进球与助攻双双上双就只能算是基本操作。在很多时候,一些中下游球队的进攻组合叠加起来,数据可能还不如这两人华丽,就可见一斑了。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两位存在,几乎把个人能力发挥到了极致的存在,却都在拜仁面前的败下阵来,让人很难不去深思这背后的原因。事实上,梅西与内马尔接连输给拜仁,其实是一码事,原因如出一辙:无论是拥有梅西的巴萨也好,还是拥有内马尔的大巴黎也罢,对于这两大奇才都太过依仗了。一旦他们的发挥失常,或者是与队友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其他球员就只剩下了手足无措的份儿。

在拜仁对阵巴萨一役,梅西虽然证明过自己策动进攻的能力是多么恐怖,那次暗藏杀机、打中门柱的传球便是明证。可在绝大多数时候,拜仁凭着恐怖的高位逼抢,让巴萨就是想把皮球顺利交到梅西脚下都困难,这逼得这位阿根廷巨星在战局落后时不得不回撤到了中场附近,扮演起了炮弹输送者的角色。让人在觉得悲怆之余,就只剩下了满心的无奈:距离球门越来越远,又谈何凭着一己之力拯救球队?结果可想而知。

在拜仁对阵大巴黎一役,内马尔也同样证明过自己的真材实料。他多次策动有威胁进攻,上半场的一次半单刀更是把拜仁球迷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诺伊尔的稳如泰山,只怕大巴黎率先打破场上僵局也未可知。然而,在拜仁首开记录之后,内马尔心态骤变,肉眼可见的焦躁,不仅没能拯救球队,反倒是留下了不少的话柄。

但是,电视的你我,真的忍心指责梅西的位置后撤之举么?亦或是批评内马尔的焦躁心态么?任谁都明白,这两人的应对其实都是出于无奈。前者唯有通过后撤才能够让皮球正常通过中场,后者则是希望用身体力行来带动队友破釜沉舟……只可惜,在他们孤立无援的时候,队友们很难真正分担他们肩头的负担,让他们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

可换个角度来说,你又能指责巴萨与巴黎其余球员不够好么?这逻辑貌似也站不住脚。巴萨虽然人员老化,却也有格列兹曼这种当打之年的好手,只是发挥一言难尽罢了;至于大巴黎,姆巴佩、迪玛利亚都是公认的名将,在任何一支球队都足以站稳脚跟。

那么真正关键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既然梅西与内马尔的身边不缺乏当打之年的好手辅佐,为何这两人时不时就以孤胆英雄的身份示人?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或许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人甚至还会给出这两大巨星“废队友”的说法,一如不少NBA球迷对于历史级巨星詹姆斯的抨击,相信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对于笔者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则是: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各项进攻技巧几乎都打磨到了极致的梅西与内马尔,就如同两棵参天大树一般,许多在其他球队威风八面的实力派球员,在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之后,便被映衬得如同小草一般,不仅相形见绌,就连养分都得不到保障。

就拿格列兹曼来说,也算是当世一顶一的英雄好汉了,带领高卢雄鸡问鼎世界杯就是明证。可到了梅西身边,格列兹曼还剩下了什么优势?带球、传球、射门、组织进攻……细细剖析之后,你几乎就找不到来格列兹曼有哪一项技能在梅西之上。除了年轻之外,恐怕就只有防守端比梅西卖力算是看点了。

可在绿茵的世界里,实力就是实力,无论谁是巴萨教练,都必然以实力明显更强的梅西为核心打造战术体系,格列兹曼相应就只能被边缘化。这样子日复一日,整日里早就习惯了围着梅西踢球的格列兹曼还剩下了几分锐气?指望一个锐气被消耗得差不多的球员在梅西陷入窘境的时候拯救球队,这现实吗?内马尔身边的队友们其实也是同样道理。

能够在参天大树正常成长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另外一颗参天大树,一如昔日梅西与内马尔在诺坎普并肩作战时的交相辉映。可问题是,纵观整个世界足坛,能够在梅西、内马尔身边也称得上是参天大树的,其实也就是那么寥寥几人,从未与他们搭档过的C罗,巅峰时期的苏亚雷斯、哈维、伊涅斯塔……

事实上,梅西与内马尔的例子,从来就不是孤例,他们的痛巴乔早有体验,他们的铩羽而归与巴乔的冷遇如出一辙。

想当年,“忧郁王子”巴乔,在足坛也算是一览众山小的拔尖人物了,不仅传射皆精,时不时还能灵光乍现,在年世界杯更是凭着一己之力把意大利拖到到了最终的角色,是公认的孤胆英雄之一。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伟大存在,很快就遭到了各路名帅的冷遇。里皮与卡佩罗都把他按在过替补席上,萨基干脆就把他排除出了年欧洲杯的大名单……而这三位意大利名帅的共同特点,则是出了名的注重整体。

抛开恩怨情仇姑且不谈,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三位教头内心深处的想法:巴乔实在是太过全面了,一旦把他放在首发阵容之中,其他队友失去光芒不说,还很容易患上依赖症,一旦巴乔状态不佳或者是遭遇停赛,这支队伍的前景只怕是不妙。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不想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罢了。

要知道,不仅有“大树之下,寸草不生”的说法,更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话。而这,恐怕也是孤胆英雄们共同的宿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ngk.com/jjtzd/16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